——直指核心关键。
这是顾霖一直在忙碌的事情,同样也是当前天下的最大问题。
百家争鸣确实有利于思想的跃迁。
但是在当前信息仍是闭塞的时代,这种学问上的不断冲突便注定会造成另一个状况,那就是思想上裂痕的无法修补。
若是在长久太平之下,这种事也就罢了。
倒也不是很难解决。
但如今,天下可刚刚结束了乱世。
各地学子不同的思想,就一定会造成很多的麻烦,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统一一个思想出来。
当然,这也并非是要限制百家争鸣。
而是要定下一个官学!
而对于当今的大宋而言,最为合适的自然是顾氏一直所履行的《顾学》。
其实这些年来,《顾学》早就已经经过了数代的迭代变迁,相比于顾康昔年立学制时已然是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还涉及到了民族融合的种种。
不过其中关键。
却仍是以实用以远鬼神为主。
此言一出,殿中微有骚动。
群臣对此倒也不算特别意外,相互讨论了片刻后,便纷纷开口。
“顾公所言极是!”
李纲出列附和:“百家争鸣固是盛景,然于立国之初,思想纷杂则民心涣散。”
“《顾学》兼收并蓄,不废百家之长,而能凝练核心,导人向治。”
“若能推行,可收潜移默化之效,使天下士子知所趋同,十年之后,人心必附。”
“不错。”
一旁的宗泽也是缓缓点了点头:“学问不一,则法令难行。”
“与其让各地固守旧学,滋生门户之见,不若以《顾学》定于一尊,明确忠君爱国、务实进取之义。”
“此乃奠基万世之业。”
一声声的附和声不断响起。
对于此事,群臣自然是不会拒绝。
《顾学》本就是大宋的官学,而且最关键的是,随着大宋的不断强盛,这些年来《顾学》的种种在整个天下也是愈发的盛行。
此事不会影响到任何人的利益,又有谁会拒绝呢?
但随之而来的一件事便不同了。
此事,几乎关系到了所有人的利益。
——迁都!
这同样也是迫在眉睫之时。
开封的地势问题其实早在顾峻之时便已经突显了出来,虽然后续有过修补,可如今既然已经统一了整个天下,那自然还是要考虑迁都之事。
果然,一提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