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重生之大科学家59 > 第382部分(第1页)

第382部分(第1页)

官员交谈寒暄,哪怕有什么错误也是点到为止,不为已甚。只有少数臭名昭著的贪官恶霸,孙元起才不假辞色严厉斥责,轻则免职命当地严肃查办,重则带回去交付司法部直接处理。

尽管各地官员最初对孙元起的突然袭击感到不知所措,心中反感厌烦可以想见,但随即发现孙元起视察是以奖励为主,随时可能给予各种优惠,比如对苏北旱灾增拨40万银元,迅速缓解了灾民的缺粮问题;蠲免延安府所属各府县两年田赋钱粮,用于各地植树种草防风固沙。大家心中转而又多了几分期待。尤其是经过中华广播的宣传后,全国民众反响异常强烈,很多府县的士绅居然联名给内阁发电,请求孙百熙亲临指导。

就在孙元起频繁四处走访的同时,甘、陕、晋、川、鄂、湘等六省十余万兵力已经陆续开赴徐州、兖州、归德一带准备进行军事演习,刘明昭、蒋百里、陈宧以及留学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归来的杨杰等人组成的司令部也从太原移师到山东济南,一方面方面搜罗山东地面的各种情报,一方面也可以就近观看各部演习情况。他们这一走,顿时使得太原府衙冷清许多。

就在孙元起筹划什么时候也搬回北京的时候,门房突然来报:“北洋王聘卿、曹仲珊来访!”

在穿越之前孙元起根本不知道王士珍是何方神圣,但在穿越之后,尤其是在稀里糊涂踏进政坛之后,却对王士珍的大名如雷贯耳:在清末政坛能不知道北洋系么?知道北洋系,能不知道那条声名遐迩的“北洋之龙”么?而且在清末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士珍比孙元起更位高权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孙元起在叔祖父孙家鼐的操作下刚刚署理湖北省提学使,而此时王士珍已经是北洋第六镇统制(类似于民国初年的师长)。

光绪三十二年孙元起还在提学使位置上苦苦煎熬的时候,人家王士珍已经是陆军部右侍郎。

等到光绪三十三年孙元起终于回到中枢担任学部左侍郎,王士珍已经以陆军部右侍郎衔外放江北提督,是堂堂正正的从一品大员。

不过王士珍很快就走了霉运,先是其生母去世,回家治丧三个月;不久光绪帝、西太后先后驾崩,袁世凯被勒令回原籍养病,王士珍也只好请假回家陪着袁世凯钓鱼。等到袁世凯东山再起出来组阁的时候,孙元起已经与王士珍并列为内阁大臣了。再过两三年,孙元起已经蹦到内阁总理,王士珍反而归隐成为一介平民。

此时孙元起听到王士珍与曹锟一同前来,心中忍不住犯嘀咕:怎么,北洋系打算买一送一?还是曹锟绑架北洋之龙前来将功赎罪?

不过人家已经找上门来,自己自然不能避而不见,当下赶紧迎出门去。但孙元起看到王士珍第一眼,眼皮子忍不住使劲跳了几下。倒不是孙元起有财有灾上门,而是王士珍的样子实在太打眼:如今已是民国三年,大清逊国两年有余,王士珍脑袋后面居然还拖着条花白的小辫子!

要说此时国内留着小辫子的遗老遗少还有不少,包括鼎鼎大名的辜鸿铭,但孙元起身边及满朝文武大员中留小辫子的真还没几个。据孙元起目前所知,只有现任长江巡阅使的张勋还留着小辫子。尽管孙元起历史学得马马虎虎,但对遗臭万年的“张勋复辟”还是有所耳闻的,要不是碍着之前和北洋达成的协议,真想现在就命在徐州附近演习的十余万大军把张勋连同他的辫子军团团围住:如果愿意剪辫认错,我们还是朋友;若是不愿剪辫子,那只好砍断你脖子了!(未完待续。。)

ps:  打滚卖萌求月票!!!!!

四**、雪耻酬恩此丈夫

王士珍似乎已经习惯了别人怪异的眼神,对于孙元起的打量浑不在意,进屋奉茶之后便开门见山地问道:“孙总理,听说您打算和日本在山东打一战?”

孙元起不答反问:“怎么,聘卿兄也已知道这件事?”

王士珍没好气地答道:“你从甘肃、山西、四川、湖南这么大老远地往山东调兵遣将,动静差点捅到天上,其他人又不是聋子瞎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孙元起摸摸鼻子:“本来我还想隐瞒上一段时间的,纵使不能掩尽天下人耳目,至少也要让日本放松警惕,一时半会儿别动员那么多师团过来。没成想居然闹出那么大动静,连高卧正定城的聘卿兄都惊动了,看这样子莫非已经路人皆知了?”

其实孙元起也知道自己从周边六省调集部队进入山东地界,又是知会北洋各部让路换人,动静实在太大,根本不可能瞒人。尤其眼下日本人坐探密布中国各地,只怕日本方面比北洋上下更了解自己的兵力部署。现在中日局势变动不仅要看孙元起动员多少部队,还要看日本除了动员第十八师团以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动静。

王士珍没有理会孙元起的调侃,又问道:“那百熙对日本军力了解有多少?”

说到正事,孙元起马上正襟危坐,肃声答道:“元起并非出身行伍,对于军事近乎一窍不通,只能根据别人搜罗的情报大致分析日本的军力。先说日本海军。目前计有军舰40艘、驱逐舰19艘、鱼雷艇28艘以及其他舰艇,能够参加战斗的舰只总排水量超过20万吨。毫无疑问,它们对于我国残破衰败的海军具有压倒性优势。咱们要是与它海上交锋没有半点胜算,这也要求我们若是与日本开战的话,一定要尽力避开舰艇重炮的射程!

“至于日本陆军,主要是效法德军编制,分为常备军、国土防卫军和民兵三种。除了目前以护卫南满铁路为名驻扎在我国东北的一个半师团护卫军需要特别注意外,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常备军。常备军按兵种分为步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和警察部队,最高战术单位为师团。每个师团下辖2个步兵旅团、1个骑兵联队、1个炮兵联队以及其他部队,人员约为1。2万人左右。目前日本除了拱卫京畿的近卫师团外,共编有第一至第十八18个师团。总兵员将近25万。若是全国紧急动员的话,估计兵力能够直逼百万。

“当然,对付我们这个老大帝国绝对用不着日本全国紧急动员,甚至连那18个常备师团都不用全部出动。因为日本步兵体格健壮。刻苦耐劳。绝对服从命令,而且经常被灌输武士道精神以及亚洲领导地位属于日本民族、日本军队天下等沙文主义思想,所以从上到下都悍不畏死,战斗力极强。我们士兵素质根本不能与之同日而语,估计只需七八个师团就能横扫整个华东、华北!”

在边上默然无语的曹锟此时忍不住问道:“那百熙总理还要主动与日军在山东决战?”

孙元起马上答道:“不战?难道咱们把齐鲁之地、孔孟之乡拱手让人么?”

王士珍道:“那百熙总理有几成胜算?”

孙元起摇了摇头:“只要有万分之一的胜算,孙某就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但聘卿兄若问孙某有几成胜算,小弟心中其实也没有底儿,因为胜算大小不在孙某麾下强弱。而在于日本派遣兵员多少,以及北洋同仁能否坦诚襄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