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在下一定转达!”那些人又鞠了一躬。
接着,阿伦尼乌斯从随行人员手中接过一个小盒子,打开之后,里面躺着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章。然后递给孙元起:“约翰逊博士,这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颁予您的金质奖章!”
接着又递过一个皮革封面的大本子,打开看时,却是精致的获奖证书:用印刷体写着获奖人贡献、姓名以及所获奖项,最下面是老国王在几天前写下的墨迹。在证书的一角,别着奖金的支票。
阿伦尼乌斯一行负责的可不单单是孙元起,颁奖之后,马上告辞赶到别处,去给“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的法国科学家拉维伦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测量光速”的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颁发物理学奖,以及给英国作家吉卜林颁发文学奖。
他们走后,孙元起关上门,坐回床上,独自把玩刚到手的诺贝尔金质奖章。
奖章约半斤重,直径达两寸,正面是栩栩如生的诺贝尔浮雕像,背后的场面则多少有点少儿不宜:女神伊希斯从云中浮现,圣母握着象征财富和科学智慧的号角,轻轻拉开女神的面纱,露出她冷峻的面容;当然,露出的不仅仅是脸部,两人圆锥状的胸部也没有半丝遮拦,让人一览无余;在浮雕的最下方,雕刻着孙元起的英文名字yorkjohnson。这让孙元起有些遗憾,如果换成中文的三个字,应该会更好吧?令孙元起感到遗憾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他准备穿着长衫,在现场显摆一番文言文,好让鬼佬们见识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的梦想也彻底破灭。而这个不正式的颁奖仪式,好比轰轰烈烈的恋爱后,迎来的只是一场敷衍草率的婚礼,更让人难以忍受。
然而,瑞典1809年通过的宪法,对君主权力作了明确限制,从此王权直线下降。时至今日,只有一点外交权罢了,出席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并授奖,是瑞典国王及王后为数不多的露脸机会。如今国王死了亲爹,连这不多的露脸机会都丧失了,你还能要求人家怎样?
好在15万瑞典克朗的奖金,足以抚平获奖者的暂时不快,要知道,这可是相当于瑞典一个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即便折合成白银,也有近六万两。
此间事情已毕,加上丹麦、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等科学研究机构纷至沓来的邀请函,孙元起不愿在瑞典久留,准备按照顺序,来一次欧洲各国游。还没走到德国,就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加急电报:扬克•;约翰逊博士,非常荣幸地通知您,经英国皇家学会理事会评定,您因发现物体在低温下具有超导电性,荣获1907年度科普利奖章。
颁奖仪式将于本年12月18日在伦敦皮卡迪里的burlingtonhouse举行,望您准时光临。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瑞利勋爵敬上
10。12。1907
一五九、愁听黄莺唤友声
??这封突如其来的电报,彻底打乱了孙元起原先想好的行程安排。在德国进行短暂的学术交流后,没再前往荷兰、比利时、法国,而是从汉堡直接登上驶向伦敦的客轮,并于12月16日晚间抵达英国。
孙元起走下轮船已经是薄暮时分。尽管一别三年,伦敦和上次来时并无二致,潮湿厚重的雾气依旧深锁着这座帝国的心脏。伦敦的冬日并不太冷,甚至很少结冰,可这种枯枯糊糊、不雨不睛的天气更令人讨厌,反倒不如北京睛朗干冷的天气显得可爱。
英国皇家学会先已经接到孙元起的电报,此际便有人在码头上等候。接到之后,用马车直接把孙元起送到旅馆,并且告知:鉴于今天天色已晚,皇家学会没有安排特别的活动:明天下午,会长瑞利勋爵将亲自前来拜访。
旅途劳倦的孙元起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胡乱吃了几口晚饭,喝上一杯热牛奶,便在熊熊燃烧的壁炉旁酣然入睡。第二天早上醒来,又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浑身疲倦顿时散去,直觉得神清气爽。
吃完早点,便独自呆在屋里,把前几天在斯德哥尔磨大学的演讲稿略事修改,准备在明日举行的科普利奖颁奖仪式上宣读。将近午时,有人敲响房门。孙元起初以为是送午餐的,没有在意,伏案挥笔如故,只是随口应道:“请进!”。
房门推开,侍应生轻声地说道:“尊敬的先生,外面有些人想拜访您,您看?”。
孙元起这才搁下笔:“都有谁?”。
“有很多!这是他们的名片。”。侍应生走近几步,递过一大沓名片。
大致翻看了一下,有《泰晤士报》的记者、有伦敦大学学院的教师、也有某某男爵夫人…………在这一大堆精致的名片中,用饭店便签纸直接写上“李复几”。”俞同奎”。六个汉字的名片最为惹眼。孙元起一笑,便抽出这张纸,对侍应生说道:“麻烦你请这张名片上的两位先生进来。至于其他人,请你转告他们,就说今、明两天敞人实在太忙,如果他们不嫌弃,可以后天过来!”。
“能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侍应生恭敬地答道,然后接过那张便签纸,退出了房间。
几分钟后,房门再次响起。这回孙元起没有托大,赶紧起身开门”就看见侍应生领着李复几和另外一位中国人站在门口,想来他便是俞同奎了。
“请进,请进!”。孙元起连忙招呼道。
进屋之后,李复几随意找了个凳子坐下,俞同奎却恭谨地立在一旁。
孙元起见他面相似乎比自己还大此”便笑道:“您是俞兄吧?不必客气,随便坐!我来给你们沏杯红茶。”。
俞同奎赶紧鞠了个躬:“先生折煞后学了!学生俞同奎,字星枢,福建阂侯人。光绪二十八年冬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三十年来英吉利游学,以至于今。在校期间,先生乃是学堂的副总教习,学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