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生还就是看她笑话了:“梁老肯定是生您的气,他这个气肯定也不会半途而废。要不然也不会一句话不说就走。”这孩子怎么啦,人小鬼大的成心气我?梁老太淡淡的说:“生我气怎么啦,他能吃了我?”
“那当然,梁爷爷也没那胆呀。不过,不过,哈,不过梁爷爷,要是梁爷爷,他,”张秋生在故意装作为难说不出口。张秋生两世加起来也没梁老太年纪大,前世经历的也是血风腥雨硬过硬,论玩弯弯绕勾心斗角两个张秋生也不是梁老太对手。
梁老太平静的看着张秋生,她倒要看看这小孩能说出什么花样。张秋生见梁老太不急着开口问他话,也没办法只能自顾自的说下去:“我是想啊,梁爷爷要是,要是回去了还不见您跟回去,气上加气,一时想不开,一时想不开。”梁老太好笑,这孩子真是什么话都能说,忍不住插嘴:“怎么了,他还能寻短见?”
“那当然不会,梁爷爷是多坚强的人啊,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怎么会寻短见呢。我是说啊,梁爷爷一时想不开怒气难平,他老人家要是到法院递状纸要求离婚呢?”张秋生说完这话后急忙接着说:“我是瞎说啊,您别当真,真的,我是瞎说的,您千万别当真。”
梁老太听了张秋生这话,一时楞住了。她还真没朝这个方向想过,可又真有这种可能。以前做一些夹不上筷子的事,都是瞒着老头子的,倒也相安无事。这回他是知道了,而且坚决反对,连无耻伤天害理的话都说出来了。依这老头子的xìng格确实不会善罢甘休,临走那恨恨的神态都说明他不会轻饶我。
老头子从不和我吵架,可他要铁下心来,不吵架比吵架更可怕。梁老太面sè平静内心波浪翻滚。张秋生又说了:“梁nǎinǎi,其实就是到了法院也不怕,您都是为了儿女好呢。法官也是人,也有人情,不会判您败诉的。”
张秋生看起来是在安慰梁老太。可梁老太听了却不是个味:“我不姓梁,我有自己的姓。”话说完又不说自己姓什么。心里却在骂,小破孩知道什么呀,到了法院就不是什么胜诉败诉,而是脸面丢光。那死老头子从来不知要脸面,我可是要的。
张秋生似乎完全在为梁老太考虑,忧愁恼闷的说:“就怕梁爷爷会写,他搞科学的,写的东西一定是逻辑分明条理清楚,梁爷爷还会大义凛然。要是碰上一个水平差的法官,稀里糊涂的瞎判,可就糟糕。”
梁老太被张秋生说的心烦意乱,这些话听了确实让人心烦。可依她对老头子的了解,这死老头子还真做得出来。五七年反右派风声那么紧,他为一个破设计图与领导拍桌子砸板凳,并为此坐牢,到今天也没见他后悔。
不行,是得回去。先将老头子稳住,司琪的事也不急在一时。先让双方冷静一下也不错,cāo之过急可能适得其反。
梁老太站起来收拾东西,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来的匆忙没带什么东西来,走的时候也就没什么东西带。
张秋生在厨房洗碗,听见梁老太在和nǎinǎi打招呼说她走了。nǎinǎi大声叫秋儿送一下梁nǎinǎi,张秋生答应一声赶紧洗好碗,出了厨房梁老太已经出门了。
张秋生追出来,拎过梁老太东西,说:“梁nǎinǎi,我来送您。”
第三十八章 又是龙灯又是会
张秋生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地喊:“外公好!”梁老看见这jīng气神十足的少年,刚才被老伴胡搅蛮緾的郁闷消了一半。乐呵呵的答应,老脸上还挂着泪痕。秋然又拉着张秋生介绍:“这是外婆,快叫。”
梁老太板着脸说:“我不是你外婆,我没有外孙女。我外孙现在在běi ;jīng。”张秋然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耻到大红脸。张秋生连忙拉着姐姐来到梁司剑身边,问:“这是舅舅吗?”
这句话表面是询问梁司剑身份,实际上是问梁司剑认不认这门亲,不认我也不稀罕。
梁司剑站起来将张秋生搂在怀里,秋然是女孩即使是舅舅也要避嫌,秋生是男孩看着实在喜欢就一把搂住。嘴里连连说:“是,是舅舅。舅舅对不起你们,舅舅代外婆向你们道歉。”老妈刚才的话让梁司剑觉得脸红,哪有这么做外婆的。你不认外孙女,那你有什么权力待这儿?这是你外孙女的家。
梁老太见儿子擅自代她道歉勃然大怒:“你凭什么代表我?我说没外孙女就没外孙女,外孙也在běi ;jīng。”张秋生怕姐姐难受,拉着姐姐说:“没外婆就没外婆,外婆也不是什么必需品。这么多年没外婆过的不也挺好?我们有nǎinǎi,nǎinǎi是最好的。”
梁老太张嘴想说话,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再加上张秋生连正眼都不瞥她,拉着姐姐就要去nǎinǎi房间。梁老太哪受过这种气,还偏偏发作不得。人家不睬你,怎么发作?
梁老父子听了张秋生的话,却觉得十分解气。这父子俩被老太蹂躏的苦了,有别人来替他们出气也不错。梁老站起来说:“哎哟,来这么久都没顾上看nǎinǎi,是我们失礼了。”跟着秋生姐弟俩往nǎinǎi房间去。梁司琪姐弟俩也跟着进去,留老太一人在客厅生气。这叫不理不作,狗屎一撮。
今天对于张家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按下梁老带着儿女在nǎinǎi房间,向nǎinǎi陪礼道歉,向nǎinǎi表示衷心的感谢不提。
再说爷爷在离小区半站路远的街口修鞋。暑假期间这个时候秋然姐弟俩总有一个会送饭来。今天到时间了饭却还没送来,不过爷爷也不在意。送饭嘛,又不是打战,哪有那么准点的,早一会迟一会都正常,爷爷知道姐弟俩绝不会忘了送饭。秋儿是男孩就不说了,然儿是非常心细的。
爷爷正忙着手头的活儿,突然两辆车子在附近停下。从车上下来一帮人,来到爷爷面前,为首的一老人双膝一跪,叫声:“师兄——”泣不成声。后面一帮人也齐刷刷地跟着跪下,或叫:“大伯!”或叫:“大爷爷!”
这老人是爷爷的师弟,也是爷爷东家的儿子,还是nǎinǎi的弟弟。尽管是东家的儿子,但在师门排行上还是爷爷的师弟。
说到这儿大家大概明白了,nǎinǎi其实是东家的女儿千金大小姐。当年他弟弟年轻气盛,与当地一武馆发生冲突。nǎinǎi去拉架在乱斗中被人踹断腰椎,而恰恰没过多时鬼子就过来了。全家去国外避难,而nǎinǎi脊椎受伤无法行动。爷爷自愿留下来照顾nǎinǎi,东家很感动当即将nǎinǎi许配给爷爷。其实俩人早就互有好感,就在nǎinǎi的病床前完成婚礼。
爷爷对秋生姐弟俩说的不完全是实话,当时东家,不,应当说岳父留了很多jīng品古玩珠宝玉器给爷爷。爷爷没要,他说乱世这些古玩珠宝玉器没用,应当带走做为本行的根基,以图今后东山再起。只拿了一对冰种的镯子和一个玉佩,说是此一别不知何时能相聚,这两样东西留着做个念想。
这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岳父从未放弃过寻找女儿女婿,怎奈关山阻隔时过境迁,每一次的寻找结果都是杳无音信。岳父在弥留之际念兹在兹的还是女儿女婿,最后的遗嘱也是严命儿孙必须找到他们,活要见人死要见坟。老人带着满腹遗憾咽下最后一口气,双眼流下两行清泪,那是为女儿女婿流下的悔恨与遗憾。
照说师弟与师兄是平辈,见面是无需行下跪礼的。一是爷爷nǎinǎi今生的一切苦难,其起缘是师弟宋毓轩的一时冲动;二是从前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