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雷续之太阴险了,说是要用马匹买路,一步步的后手不知道安排了多少。这会儿,此人又打算如何?
文聘对左右道:“分兵一半,我们立即退出山外,与外间的兵力汇合,严防戒备!”
左右应了,分头去指派兵力。
可这时候,山谷外头忽然传来了如闷鼓轰鸣般的声响。
那是马蹄践踏大地的声音。
横尾山与外界相通的那道山谷间,漫天尘土翻翻滚滚地涌出来,烟尘呛人。而在尘土之下,无数骑士手持的长枪大戟闪烁着寒光。
“收拢!转向!刀盾手向前!”文聘下意识地大喊道。可他身边的个个士卒都在狂呼乱喊,使得文聘的声音被掩在喧闹之中,隐隐约约地没人能听见。
他们的动作太慢了,而骑队的速度又太快。
骑队奔出谷地,眼前霍然开朗。
一名骑将把长枪挂在马鞍边上,张弓搭箭。
在他身后几排骑士同样张弓搭箭,随着首领的动作,将箭雨呼啸着泼洒出去。
箭簇在文聘的视线中由小变大,所至辄引发惨叫连连,文氏部曲外围的一整片,就像是被镰刀收割的麦田那样瞬间倒下,步卒队列间出现了松散的缺口。
然后惨叫声被撞击声、锋刃戳刺入肉的声响掩盖。骑士们从缺口中撞了进去,毫不留情地践踏过倒地的身躯,挥舞刀枪,激起沸腾的血浪。文聘的步卒们刹那间就崩溃了,他们四散躲避骑兵的冲撞,像是羔羊遇见狼群那样,被骑兵们追逐蹂躏。
当那名骑将收拢队列,在雷远身后雁翅般排开的时候,文聘身边的队列已经完全不复存在。原本如毡毯般的草地被战马踩的草皮翻卷,许多人七零八落地躺在泥地上呻吟。
文聘身边只簇拥了少量甲士,他自己的脸上也沾了翻起的泥浆和血污,显得脸色愈发难看了。
这是江夏郡,是文氏宗族深耕多年的地方。结果荆州水师大举进犯、雷远挟裹着数万军民南下,身为太守的文聘事先竟毫无知晓。此时大批骑队奔袭突击,文氏部曲竟也不知道他们的来路,此前竭力布置的种种防备,并没有半点作用。横尾山这里如此,其它障山、石岩山等地还用说吗……这样的局面,几近对文聘的羞辱!
而雷远施施然上马,从文聘身侧经过。
距离文聘十余步时,雷远稍稍勒马停步。
“荆州水军此来,主要是为了接应我部军民。只要文府君的部下们不挑衅,我们并不会攻打城池。另外,我说话算话,两百匹战马的赠礼,请文府君放心收下。”
走了几步,他又道:“文府君,眼下乱世滔滔,豪杰奋起。守户之犬,纵使能一时维护家门,长久以往,怎能和虎狼对抗呢?”
文聘冷笑两声,待要回答,雷远策马而去。
后继骑兵如影随形,顷刻间离开了横尾山,只留下文聘等人站在草地之间,觉得血腥气慢慢浓重起来。
第0573章攻城
夏季的荆襄既炎热,又多雨。昨夜一场倾盆大雨稍稍带走些燥热,可今日炽烈的阳光照射,使得地面的潮气蒸腾,反而格外叫人不舒服。
一支甲胄鲜明的宿卫队伍正从襄阳城的南门进入。他们今早出发,跟随曹丞相巡视各处军营,手持戈戟的士兵头顶烈日、脚踏着满地泥泞走了一个时辰,一个个都有点恹恹的,好像被耗光了精气神。连带着队列最前方那面“曹”字大纛也一样,懒散地贴着旗杆,偶尔晃一晃,完全不飘。
直到几名骑士从城里狂奔出来,才惊动了这支军队。所有人忽然抬头挺胸,打起精神。
那几名骑士穿过原野,直抵军队中央一队驷马高车所在。
许褚策马向前,问过他们,然后迅速返回,贴近一辆装饰特别华丽的高车道:“丞相!”
轻薄得白纱车帘微微晃动,车内的人没有应声。
许褚提高些嗓音,再道:“丞相!”
正在车内半梦半醒的曹操懒散道:“何事?”
“江夏文聘、随县高祚各自传来军报。”
车驾一震,显然是曹操猛然坐正。随即车帘被一把掀开,曹操扶着车辕出来:“停车!把军报拿来!”
数日前,曹操接江夏十万火急飞报,说关羽亲领荆州水军,穿越云梦大泽,意图经汉水北上,威胁襄阳、樊城。江夏太守文聘亲领部曲与之鏖战于沔阳,因为敌军势大,且战且退至安陆、石阳等地。
这使得曹操大吃了一惊,他一方面急令高祚和常雕二将领兵东进支援,一方面又加紧巩固襄阳和樊城两地的城防,并巡查各处军营,要求军将做好阻击荆州船队的一切准备。
今日江夏与随县两地军报齐至,莫非荆州水军有什么动作?
两份军报到手,曹操急不可耐地坐在车沿观看。
先是高祚、常雕二将的,原来听闻安陆等地遇袭,二将按照曹公的指示,随即出兵。但他们抵达的时候,荆州水军已退,二将不敢疏忽,带领亲信踏勘了涢水、汉水沿线,确实发现了多处战场和大队人马行进的痕迹,其间还有大批战马奔行的蹄印。
江夏的军报上则说,荆州水军搭载的步骑兵力数以万计。他们虽然一时遭我忠勇将士击退,却不知下一步还会投入何处,请丞相千万小心防备,我文聘也会全力扼守汉水,尽忠竭力,以报丞相厚恩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