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嫌弃地撇嘴,“这天幕中的咱着实丑陋,咱这等标志的相貌,后世人怎么就不懂得运用呢?”
朱标:“……”
论老爹很自恋,儿子该怎么附和?
永乐时期的朱棣:老爹的“英俊”
该有他一份功劳~
天幕:“……”
鞋拔子脸的功劳么?
朱元璋对此只是略微吐槽了几句,到底在他看来“大丈夫何患无妻”
,反正他的后代都是龙子皇孙,还怕找不着媳妇么?
“咱是看出来了,这年头落榜的也未必都是无能之辈,这绝世的天才没准就在落榜生之中呢?”
“标儿啊,此后咱们大明的科举也应该多关注一下落榜学子……”
朱标:“……”
有没有可能这两个真的只是个例呢?
【“1889年,西特乐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他的父亲父权思想严重,喜欢干涉西特乐的兴趣爱好,还经常酗酒家暴。”
】
【“无形之中,这对小西特乐造成了心理阴影。”
】
【“1905年,16岁的西特乐开始热衷于政治,他开始狂热地追求日耳曼民族主义,还喜欢上了德国的历史和德国神著。”
】
【“1906年,西特乐过完17岁生日后,决心去维也纳艺术学院完成自已的绘画梦想!”
】
老祖宗们:“……”
看看,人家就是想画个画,你们非不让人家画,结果人家就把你们变成墙上的画了吧!
经过黄巢事迹的熏陶,他们都已经能猜出后续的剧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