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重甲陌刀兵伤亡一人,可是相当于普通士兵伤亡十个人的损失,三十多重甲陌刀兵伤亡,相当于三百多普通士兵伤亡。
真细算的话,其实是三千两千多伤亡对比八百多伤亡,伤亡比也就一比四左右罢了。
真正把伤亡比拉得那么悬殊的,是那一千七百多俘虏也算做歼敌数量。
还有就是洛阳几个城门出来的羯族士兵,大多都只是普通士兵,其中有三成多士兵身上甚至都没有盔甲。
再加上第一波冲上去的是一千两百唐军重甲骑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军重甲骑兵屠戮超过三千羯族士兵,自身伤亡不到百骑,伤亡比一比三十都不止。
后续唐军又是军阵抵近用大量弓箭手射那些本身就已经被重甲骑兵冲乱杀散的羯族士兵,一轮箭雨下去便杀伤几十个。
而唐军士兵只是在城门楼与城墙上羯族弓箭手居高临下的射箭之下,承受一轮箭雨顶多伤亡几个人。
从洛阳城出来的羯族士兵前后被杀伤接近四千六百,唐军士兵却没伤亡几个。
综合下来,此战唐军以七百八十五伤亡,便歼灭九千七百多羯族士兵,出现超过一比十二的伤亡比就很正常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后续估计又会有八十左右伤兵救治不回来,最终真正的折损数量在一百七十左右。”
哪怕还会有一定比例的伤兵,伤好了以后也不适合继续上战场,比如缺胳膊少腿的。
但真正的折损也不会超过两百人!
此战的结果实际上是,唐军以真正折损数量不超过两百的代价,歼灭九千七百多羯族士兵,其中还包括五千一百多羯族骑兵。
当然,伤兵在伤好之前也不能继续上战场。
现如今唐军还能上战场作战的兵力,从战前五万五千三百多,现在变成了五万四千五百多。
沉吟了一下,张信向刘绍提议道:“太子殿下,我认为应该立刻分兵,前往攻占伊阙关、大谷关、轩辕关、孟津关、旋门关,彻底将洛阳城变成一座孤城。”
“到时候,哪怕洛阳城内守军突然弃城突围,我军也能靠着这些关隘,阻止羯族士兵逃脱,最终至少留下九成以上洛阳羯族守军士兵。”
之所以等到现在才建议分兵去攻占这些关隘,不是先前六个月没想到,而是因为现在才属于合适的时机。
分兵去攻打洛阳四周这些关隘,哪怕驻守的羯族士兵都没多少,那也总得伤亡一些人。
主要还是占领以后你得驻守吧?
驻守兵力太少不行,一个关隘怎么都得驻守一千人,五个关隘便要分走五千士兵。
还有就是驻守士兵以后,在那里的士兵需要后勤补给。
唐军的后勤补给全都依赖常建新从现代时空直接提供,而时空通道这头的载体是刘绍,不可能说让刘绍定期来回往这几个关隘跑。
刘绍作为主帅,那样做事容易被敌军探知,并且针对性做出行动,对刘绍本人而言危险性太大。
刘绍不亲自定期往这几个关隘来回跑一趟,那么就得派遣普通士兵定期从大营运输补给过去,运输过程又得分掉一部分兵力。
如果是六个月前刚兵临洛阳城下的时候,就分兵去攻占这几个关隘。
首先唐军的力量就分散了。
其次,那个时候双方比拼粮草的消耗战才刚刚开始,洛阳城内羯族守军不可能弃城而逃,自然不需要为了阻止洛阳城内羯族守军大量败逃出洛阳盆地而去攻占洛阳周边的几个关隘。
而当下是什么情况。
一支隐藏在洛阳城外的五千羯族精锐骑兵被全歼,洛阳城内羯族守军尝试出城作战也被歼灭近五千人,意味着唐军需要对付的敌军一下子就少了一万。
如此一来,唐军分散几千兵力出去,问题便相对不会那么大。
另外,洛阳城内羯族守军已经被围了超过六个月,这一次又是隐藏在城外的一支精骑突袭唐军大营,又是城内守军意图大规模出城作战。
无不说明城内粮草快要耗尽了。
眼下距离最终分出胜负不远了,应该需要防范到时候敌军大规模溃逃,尽可能将洛阳城内羯族守军全部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