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又一名重甲陌刀兵走在浮桥上,加在一起的重量,压得那些只靠浮力的三层木筏都陡然下沉了尺许。
第一名重甲陌刀兵踏过浮桥,很快便有三十名以上重甲陌刀兵踏过了浮桥,来到南岸桥头区域。
“列阵!”
已经过桥的三十名重甲陌刀兵,首先迅速组列阵势,形成一道防线,桥头位置牢牢守住。
很快,又有二三十名重甲陌刀兵过桥。
每过桥一名重甲陌刀兵,便自动加入阵型之中。
随着阵型人数越来越多,也逐渐向前推移,把守护的区域扩大,一直扩大到前沿距离桥头足有四五十米远,让出桥头毗邻的位置给后续其他士兵过河。
没多久,过河的重甲陌刀兵数量超过两百四十人,只差最后六十人,便轮到一千轻甲骑兵过河。
与此同时,羯族军队一方。
由于大唐军队有三弓床弩进行远程超强打击,羯族弓弩手与唐军隔河对射惨败,所有羯族弓弩手与盾牌兵都先撤到了河岸的土坡与树林区域。
虽然黄河南岸的三千羯族军队看似一千五百弓弩兵与一千五百盾牌兵组成,但其实弓弩兵与盾牌兵都另有兵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弓弩手拿起长枪就是一名长枪手,盾牌兵拿起一柄刀就是刀盾兵。
三千羯族士兵现在还剩下两千八百多人。
能被训练成为弓弩兵,手上有一张弓弩的,以及能拥有盾牌的,都是普通士兵之中的精兵。
换而言之,黄河南岸这剩下的两千八百多名羯族士兵,组阵对敌,与敌近身厮杀,战斗力绝对不会弱。
“轰隆隆……”
这个时候,这些羯族士兵后方,又传来有战马驰骋而来的动静。
原来是弘农郡羯族主将宗乾焕派了六百羯族骑兵,马不停蹄过来支援,刚刚赶到。
有了六百骑兵支援,负责在这里阻击唐军过河的羯族万夫长,手上便是有了三千四百多可用兵力。
他打算等大约五百到六百唐军士兵过河以后,便以六到七倍的优势兵力直冲上去,一举将已经过河的唐军先头士兵击溃,少说杀伤三四百人。
然而,看到唐军士兵大约三百步卒过河以后,紧跟着过河的竟然是骑兵。
这名羯族万夫长脸色顿时就变了:
“不能继续等下去让更多唐军骑兵过桥,需立刻发动攻击。”
羯族万夫长突然转变决定的原因很简单。
此处距离黄河未封冻的河中央唐军搭建浮桥位置,大约三百米。
人眼在超过五十米便看不太清楚细节了,超过百米便有些模糊了,超过二百米更是只能看到一个个移动的大黑点,何况是超过三百米。
羯族万夫长并不知道唐军最先过桥的步卒是重甲陌刀兵,也不了解唐军重甲陌刀兵战斗力有多么强大。
他与他手下的羯族将士都是石虎麾下,出自是当初攻打上党郡的那一路羯族军队。
当初石虎带着剩下十万零几千羯族军队从天井关退出来,石勒调走了其中两万多精兵,留了八万左右给石虎坐镇洛阳。
总之,石虎手下的羯族将领与士兵,顶多只是其中的骑兵曾经在萁关以外与唐军骑兵交手过一场,但是却以三倍左右的兵力优势败给唐军骑兵。
虽然事后羯族骑兵并不服气,认为是他们连续马不停蹄的跑了两三百里,人困马乏的状态与唐军骑兵交战,而且当时唐军骑兵之中还有数百重甲骑兵,才导致他们以三倍左右的兵力优势,竟然没能打得过唐军骑兵。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毕竟是败了。
哪怕有再多的借口,有一点还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唐军骑兵的战斗力确实强大。
再怎么样贬低,他们心里都依旧不得不承认,唐军骑兵的战斗力至少不弱于身经百战且巅峰状态的羯族精锐骑兵。
类似这种军队从浮桥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