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其世代为我大明奴。”
“总结起来,就是凡是我大明姓氏的,在德里苏丹均为身份最高贵之人,这烟草便是我大明贵人的恩赐。”
朱十一继续说道。
“啊?”
朱标,忍不住上下打量着朱十一。
什么情况,昔日父皇弄了个户籍制度,被叔父大批特批。
今日叔父怎么一反常态。
这不是官逼民反吗?
“这制度在大明肯定行不通,但是德里苏丹那地界,就吃这一套。
他们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概念,四大种姓根深蒂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阶级牢不可分……”
接着朱十一详细的为朱标,解释了一番。
朱标认真的听着,将每一个字都记下。
“叔父,侄儿有一个疑问,为何您前后变化如此之大?”
“即便对待漠北蒙古,都没有这么大的戾气!”
朱标忍不住问道。
全盘接收了朱十一的‘人性化’政策,突然让他更甚从前,他反而有点不适应了。
“那是因为,德里苏丹那地界,不值得派兵攻打。”
“反而更加适应于这样的方法。”
“三言两语也解释不清楚。”
“派官员实地考察一下,若不亲自前去,只怕无法理解德里苏丹的形势。
亦无法成功的编写出来。”
朱十一,道。
“该派谁去合适?”
朱标,问道。
“派几个大儒过去就行,奥对,要几个身体好的。”
“要不然,那地界随地拉屎这一关,他们就扛不住!”
朱十一,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该说不说,儒家在愚民这一层面上,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去了实地考察下,还真有可能成功。
当然,即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
经济控制德里苏丹,彻底榨干。
“好!”
“对了,叔父,侄儿此番前来还有一事!”
朱标,开口道。
“讲!”
朱十一,道。
“侄儿特请叔父上朝,处理政事。”
“朝政大事,实在是太多,侄儿一人处理不完。”
朱标,可怜巴巴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