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历史上”困守南苑拼冷兵器,学生团完全是两个样儿。
………【第六十章 狡黠的宋哲元】………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受不了第十四师团遭到狂轰滥炸的现实。
一口气续不上,彻底挂了。
香月清司由近卫师团长任上紧急飞抵天津,接任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官一职。
不同于“历史上”的顺延取代,此番就任更像是临危受命。
乱了,一切都乱了。
热南山区,甚至整个热河、辽西、冀东,都处在突然冒出的强势“抗匪”攻击之下。
本以为杀鸡用牛刀,出动第六师团、第八师团、华北驻屯军一木讨伐支队,足以一举扫清“抗匪”,恢复“满洲国”、冀东非武装区原有秩序。
顺势以第十四师团为前导,拿二十九军开刀,势如破竹地攻略整个华北,彻底打掉蒋委员长刚刚鼓起的抗日勇气。
没想到如此庞大的兵力,竟然给打残了,还是连尚未动的第十四师团一起给弄残的。
且连带效应,还极其明显。
张家口,二十九军下辖的一三二师,借口察东六县伪军无力抵挡“抗匪”闹事,武力帮着平息了枪炮声。
被解除武装的伪察东自治政府死伤累累,充当顾问的日军也无一幸免。
所谓的“抗匪”,除了些破旧的枪支、难以辨清身份的尸,居然是溃散不知去向!
傻子都清楚这是宋哲元这个老狐狸,还有他手下那帮大小狐狸在对日伪趁火打劫。
日伪不是傻子,尤其是奸猾成性的小鬼子!
在飞往中国之前,香月清司的肩上,可以说是被天皇、御前会议、军部层层加码,压了不堪忍受的重担。
甚至做好准备,打算收拢华北日军剩余军力,顽强固守平津桥头堡,抵住二十九军及其余中**队暴风骤雨般的进攻。
既策应即将得手的绥北战场,又为日本国内调派援军争取时间。
若非透过国民政府那些可靠的亲日要员证实,日方几乎要以为所谓的西安兵谏事件,其实是中方的战略阴谋。
即便判明兵谏事件属于真实生,日方也高兴不起来。
至少香月清司接触到的日方决策层都认为,处于华北抗日一线的绥远傅作义部、平津宋哲元部,都与挑头的“抗匪”有盟约,至少是默契。
定性为“支那地方势力结盟”,决定“剿抚并重”策略。
也就是效仿精于权谋善于暗算的蒋委座,对这些“支那地方势力”来个打一派、拉一派、安抚一派的手段。
出乎他的意料,才到天津就遇上好事儿!
二十九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主任宋哲元将军,居然先后给唁电、贺电。
而且委派兼任天津市市长的张自忠将军为代表,与潘毓桂等“委员”一道,登门拜会、转达和平意愿。
热南山区“抗匪”与“大日本皇军”正在殊死博弈中,绥北傅作义部也正与“日满蒙联军”酣战。
最有可能伺机动,给华北驻屯军致命一击的二十九军,竟然有和平意向?
香月清司是个中国通,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潘毓桂等人,竹筒倒豆子般,透了宋哲元的筹码、底线。
西安兵谏事件正在交涉、解决中,中日两国是战是和,情景极其不明朗。
以宋哲元的精明,自然是为二十九军的生存,自己手中的地盘着想。
他意图日方默认《秦土协定》的实质废除,不再干预察东事务。
同时让日军退出平津一些要点,使得平津两地更大程度上掌握在二十九军手中。
鉴于伪冀东政府、殷汝耕已在保安队起义中覆灭,所辖县市仍可以作为非武装区存在由潘毓桂等人组成新的“自由区”政府。
且可以“邀请”日方组成警备队,驻扎“自由区”各个城镇,协助维持区域内的“安全问题”。
如果不是热南闹出冀东特别勤务旅,香月清司觉得宋哲元别说提条件,就是存在也得看日方的心情需要。
现在么,他对宋哲元的要求,觉得是那样的符合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