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性远超我的预期。”罗恩惊讶地喃喃道。
这种酸液的腐蚀速度和强度,甚至超过了他曾经在学派实验室接触过的大多数强酸。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这种液体似乎带有一定的魔力特性,不仅腐蚀物理结构,还能对魔力构造产生干扰。
罗恩开始尝试将这种酸液融入法术模型。
与简单地将物质注入已构建完成的法术不同。
真正的施法媒介应用是在构建法术模型的过程中,就将媒介物质的特性融入进去,使两者形成完美的共振。
他先在精神世界中构建出“粘液飞溅”的基础框架,然后在关键节点处融入对酸液特性的理解。
这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法术结构和媒介特性都有深入把握。
伴随着精神力的注入,罗恩掌心逐渐凝聚出一团泛着幽蓝色光芒的液体。
与原版的粘液相比,这团液体更加凝练,光泽也更加锐利,仿佛蕴含着某种危险的力量。
“去!”
罗恩一挥手,液体如离弦之箭射向木人桩。
“嗤!”
液体击中目标的瞬间,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声响。
木人桩表面迅速被腐蚀出一个碗口大小的坑洞,边缘处冒出淡蓝色烟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效果比预期的要好得多。”罗恩轻声赞叹。
这个改良版的法术不仅攻击速度更快,腐蚀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
“如果能够进一步调整法术结构,或许可以开发出范围性攻击的变种”
罗恩翻开笔记,开始绘制新的法术模型。
他的构想是将酸液法术分为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刚才尝试的“酸液球”,具有高速度和强腐蚀性,适合对单一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第二种是“酸雨”,将法术能量扩散开来,形成覆盖一定范围的酸性雨滴;
浓度适中的酸液能够腐蚀敌人的皮肤和装备,降低其战斗能力。
第三种是“酸雾”,将液体完全气化,形成一片有毒雾气;
从而使敌人的视线受阻,同时持续造成伤害。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罗恩沉浸在法术改良中。
他一次又一次调整法术结构,微调能量分配,尝试不同的施放方式。
“酸雨”形态的开发相对顺利。
罗恩只需要在法术末端添加一个“扩散节点”,就能将原本凝聚的酸液分散成无数细小液滴,从空中降落。
测试表明,这种形态的攻击范围可以覆盖约五六米直径的圆形区域。
虽然单点腐蚀威力不如“酸液球”,但范围效果却相当可观。
“酸雾”形态的开发则遇到了一些困难。
将液体完全气化需要额外的能量转换节点,而且控制气态物质比控制液体要复杂得多。
经过多次尝试后,罗恩终于找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能够在施法后维持约一分钟的酸雾效果。
当最后一次测试完成,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成果。
木人桩已经几乎被腐蚀殆尽,只剩下底座还勉强支撑着。
“‘粘液飞溅’的三种新形态:‘酸液球’、‘酸雨’和‘酸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