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钱多少,时间多久?”
赵林问到最关键问题。
还有一个月就要双抢,他可不能一直留在县城,要是份长期工还好说,临时工可不值当。
“一个月三两银子,包吃包住。”
“太少了,五两。”
“小兄弟,你这价太高了。
你去打听打听,县城的工钱一般是多少,积年老账房也才这个价。”
掌柜的讨价还价,其实好友交待的是十两以下都可以,可他习惯性压价。
赵林摇头:“我不打听,别人是别人,我是我。
其他人除了工钱,一年还有三节礼,四季衣裳等福利,我这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休息时间,又只能干一个月,五两不高。”
他是真心觉得五两银子不高,好的账房可难请,真别说掌柜的能看中他的算数能力,他敢肯定对方的账不好算。
那他肯定要喊个高价,宁可喊高一点,也不想上工后再后悔要的工钱少了。
双方自由选择,嫌他要的工钱高,可以另请高明,他又不强求。
“四两,不能再多了,你放心,马上就过节,端午的节礼肯定不会少你。”
赵林权衡之后点头答应下来,四两银子也不低了。
俩人谈妥之后,掌柜的才领着他去仓库,他那好友去了外地进货,所有这找人的事才会全权委托他帮忙。
领着赵林认识路,又约定好上工时间,俩人才分别。
赵林目送掌柜离开后,第一时间往村里赶,真要留在县城干活,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好。
首先他不在家,王秀英一个在家就不安全,白天还好,夜晚肯定不行。
这个时候越发显出修建院子的重要性,没有院子有条狗也能强一点。
不行,等忙完这一段时间,他要好好打听谁家有小狗,最好是红鼻子白狗。
前世的时候,外公养的那只红鼻子白狗就比村里其他狗聪明,听说红鼻子狗最聪明,他不知道真假,正好借此机会验证一下。
他用最快的速度往回赶,快进村才把所有东西从空间挪到背篓,走进村里更是装成背不动的样子和大家打招呼。
不让大家知道他去一趟县城有多累,下次找他带东西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次是小件,下次就是大件,怕是连粮食这等重物都敢开口。
村里人见到他纷纷打听东西带回来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一个个全跟着他身后,都想第一时间把自家需要的东西带回去。
赵林一看不行,马上在村头大樟树下停下来,他可不想领着一群人进屋,还是在外面分吧。
大樟树像把碧绿色大伞把炎热的太阳遮挡住,树下本来就坐了不少闲聊的老人和玩耍的孩子。
他停来,其他人也围上去,一下子树荫下全是人,挤都挤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