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把这些玩意儿送去丹北关,给十三弟当弹弓石子使。
哈哈哈。
"
鎏金自鸣钟敲响申时三刻,林棣翰望着满地果核忽然拊掌。
"
到底是边关煞气重,还得让老十三一直在那里才能镇得住这些莽夫。
"
他抬脚碾碎滚到跟前的青梅核,汁液染污了织金地毯上的四爪蟒纹,
"
不像京里这些老狐狸,喂多少肉糜都不肯摇尾巴。
"
当值太监捧着紫檀木匣进来时,正看见三皇子对着西墙《九边舆图》发笑。
羊角灯将他晃动的影子投在"
丹北关"
三个朱砂小字上,恍若皮影戏里张牙舞爪的魑魅。
匣中十二支青玉管狼毫,是他从库房翻出的前朝贡品,笔杆上"
忠孝节义"
的阴刻早被虫蛀得斑驳。
"
把高丽进贡的鎏金马鞍也添上。
"
林棣翰忽然扯下腰间蟠龙玉佩掷入匣中,羊脂玉撞在错金银壶上迸出裂痕。
他想起去岁重阳宴饮,十三弟再次因文策成绩被老二当众讥讽"
文废武夫"
的模样,嘴角笑意愈发深了————
那方裂玉正似今日朝堂上老二铁青的面色。
更漏声里,小太监跪禀今日第三批被退回的礼物:
苏州绣娘制的十二章纹冕服沾了墨,徽州歙砚裂了冰纹,连南海珊瑚树都被指出嵌着虫蛀孔。
林棣翰却哼着坊间新传的《折桂令》,正往贺帖上钤盖私章,印泥故意漫过"
棣翰敬赠"
四字,在洒金笺上晕出个歪斜的福纹。
戌时的寒风卷着细雪扑进暖阁,林棣翰突然抓起案头《兵部奏折》垫在砚台下。
"
去库房取那套我外大人征北时的鎏金箭囊。
"
三皇子转身吩咐时,顺手又将三晋、雍凉、关西三地三将转投林棣臻的密折纸片丢向炭盆。
纸片飘向炭盆的刹那,他忽然打了个酒嗝,恍惚看见去岁围猎时十三弟策马冲进密林的背影,那时林间惊起的雀鸟,恰似刚刚丢进去的纸片。
…………
紫檀木案上的青铜冰鉴突然爆裂,冰水混着海棠花瓣泼湿了满地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