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陈氏一族真就要发了。
来恭贺的还有不少其他村的村长族长族老等,面上虽是笑着恭贺,心里却泛着酸气。
赶明儿要去陈氏祖坟看看是不是冒青烟了。
又想自家祖宗们莫不是睡着了,怎么就不保佑族里出个像陈砚这样的后生。
吃饱喝足,族长们回去后就请风水先生去看族里的祖坟。
整个县的风水先生这几日赚的是盆满钵满,心里倒是对那位陈案首生出感激之情。
这些都是周既白告知陈砚的。
陈家湾摆流水席,姜氏带了周既白前来恭贺。
作为童生,周既白同样能坐在祠堂前的主桌上。
因着是在陈家湾长大,周既白本就与族长等人相熟,气氛倒是十分融洽。
姜氏并未坐在席间,而是跟柳氏说了会儿话,送了一些布料过来。
柳氏一摸,竟是上好的棉布料子,摸着极软,还是蓝色,瞧着就贵得很,便不敢收。
姜氏道:“我养了砚哥儿一场,也算是他娘,如今连几匹料子也不能给了吗?”
姜氏也是读过一些书的,一开口就不是柳氏一个村妇能比。
柳氏不好推辞,心里却过意不去,又说周既白在陈家受苦了之类的。
“我瞧着两孩子都养得好。”
姜氏笑呵呵应着,又道:“他们往后要入府学,到时遇见的都是秀才,还是要给他们做几身换洗的衣服。
咱虽不与人比什么,也不能穿得寒酸了让人瞧不起。”
柳氏就更不能推辞了,等晚上陈砚回来,把姜氏送布料的事说了。
陈砚就道:“既送了,娘就收着吧,咱们两家不用太过推辞,免得生分了。
娘给我做一身新衣裳就够了,剩下的布料给爹娘做衣服。”
柳氏心里熨帖得很。
其实她也准备等流水席办完就去县里买布料给陈砚做衣服鞋子,孩子是秀才了,就要穿秀才衫。
可流水席一直忙着,还没腾出手。
姜氏送布料来,她便责怪自已这个亲娘想的不周到,可她孩子并未责怪她,想的还是给她和当家的也做衣裳。
当年她娘得知她只能生一个儿子后,就感叹她没生个闺女,往后没人嘘寒问暖,会可怜。
如今瞧来,她这儿子贴心得很,不比别家姑娘差。
三房得意,大房失意。
邹氏这些天都不敢出门,晚上陈得福回来,便要诉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