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时川指了指脑子,小声问:“这里出问题了?”
“不是,正常的,就是没办法从被安排的习惯里跳脱出来,没人给安排就不会工作、不会生活了。”
郑斯南说:“所以做企业的这些人,因着早年没有机会进入公有制单位,现在反倒成了优势。
但大环境的影响,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摆脱的。”
“倒也是。”
顾时川点头:“所以这么来看,红林的付总想到要请咨询公司做品牌诊断,其实也算是很前瞻的洞见了。”
“所以面子里子到底哪个重要,在我们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还真是不好说。
应该也要有人去试错、有人去纠结几个来回才能决定。”
郑斯南沉稳地说道:“所以顾时川,你别笑话如付总这般的生意人在面子和里子之间的摇摆,这是生存和发展之间的选择,不容易的。”
“你倒是理解他们。”
顾时川点头。
“因为我和他们是同类。”
郑斯南轻哼着说道:“想想你看不起这类人,我不免心冷。”
“你和他们当然不一样。”
顾时川微微一愣,立刻说道。
“本质是相同的。”
郑斯南微微笑笑,看见机场大厅的餐饮铺子,又问顾时川:“你看候机大厅都是一线服装和特产店,到达大厅都是熟食铺子,你觉得我们的零食如果要进机场店,可以放在哪里?”
顾时川侧眸看了她一眼,知道她不想继续刚才的话题,只得顺着她的话题说道:“安检后的候机口。”
“为什么?”
郑斯南问。
“安检前喝的肯定不能带、吃的也有限制,有的人很不喜欢飞机餐,这时候一些好的糕点饼干就是他们需要的。”
顾时川说:
“另一个消费场景是飞机晚点。
坐飞机的人随身行李重量有限制,不可能带很多吃的,一旦飞机晚点,吃的就是必须的,这时候在候机区的销售店就显得很珍贵了。”
“消费场景是没问题,但这种场景下的消费量还是很少。”
郑斯南在脑子里算了个帐后,摇头说道:“顶多算个形象店,而形象的问题恰好又不是我该考虑的事。”
“是品牌方的事。”
顾时川笑着点头。
“那你刚才也没提醒我。”
郑斯南瞪了她一眼。
“好主意都是在相互碰撞中得到的。”
顾时川将揽在她腰间的手紧了紧,温声说道:“也许我的意见有疏漏呢?也许你有其它的考虑呢?必竟我也还没学会从生意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说得像真的一样。”
郑斯南斜瞥他一眼,浅浅笑笑,不置可否。
顾时川也笑笑不再说话。
她不信他真的理解付总那样只顾眼前利益的想法,她又把她自己归到付总那一类人中,所以一想到他在波卡时候的气势和格局,心里不免有些想法。
而且,还不听他的解释。
顾时川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当这是两个人原本的不同,彼此接纳就好,倒也算不得是大事。
。
两个人一回到家就接到顾三喜的电话,说是伍多多也回来了,而且是一个人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