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回到公州城,他们相信,不管怎么样,性命是肯定都能保住的。
具宏、申景搷、具仁垕,以及随同前来的十多名两班大臣们急忙称是,感谢太傅大人放他们走。
“放你们是会放你们,但是从现在开始,整个京畿道和黄海道要严查奸细,杀手!天地会的治下,不同于你们朝鲜朝廷,不允许不法的存在,现在就发布告,所有人一起参与检举揭发,铲除一切与朝鲜朝廷勾结的奸徒!”韦总裁大声下令道。
林文彪和在场的几名统计署高官齐声答应。
韦总裁说完,又对具宏、申景搷、具仁垕,以及随同前来的十多名两班大臣们道:“你们若是想走,其中一人要遭受鞭刑!根据天地会的法度,你们当中的这个人,要被打断九条藤条,方可离开。”
打断藤条的律法是韦总裁发明的,这是杖责刑法的改进升级版。
韦总裁一直认为,杖责多少多少下,水分太大。
比如杖责八十,打的轻了,可能还不如杖责十下打的狠。这完全由动刑的人操控,很容易作弊。
而打断藤条就不同了,天地会执法的藤条都是统一标准的。
轻一点的罪过,就是打断两根藤条,三根藤条,以此类推,打断九根藤条是顶级杖责了,打断五根藤条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一个人承受?
具宏面若死灰的求情:‘太傅大人,能不能让我们分担?一个人承受打断九根藤条的重责,恐怕会死。’
“现在怕死了?派人刺杀贞明公主嫁祸给我的时候,为什么不怕死?”韦宝冷然道。
具宏等人还想辩解,想说并没有这种事,但是现在能走,有机会走,生怕若是再与韦宝辩论,可能韦宝要加重刑罚,那真的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所以,没有人敢吭声。
一帮人跪在一起。
韦总裁不耐烦道:“你们快点商量一下,派谁受刑!?我没有功夫!不像你们这么闲,每天想着如何害人!我担负几百万百姓的吃饭问题,你们知道我的时间有多宝贵吗?”
具宏、申景搷、具仁垕,以及随同前来的十多名两班大臣们听韦宝这么说,都羞臊的无地自容。
而围观的一众百姓听韦总裁这么说,更是感激的无以复加,完全是两种心境。
具宏、申景搷、具仁垕,以及随同前来的十多名两班大臣们怎么商量?
这个时候,谁有心情商量这个、
又有谁甘愿出来主动领受刑法?
韦总裁不耐烦道:“既然你们不肯商量,我帮你们出一个主意吧!你们这伙人当中,最年轻的那个出来!好像是具宏大人你的儿子吧?他好像也是这次整个事件的总执行人吧?让他受刑,你执行!”
“太傅大人!”具宏和具仁垕听韦宝这么说,同时跪地磕头,叫了一声。
申景搷和随同前来的十多名两班大臣们则没有吭声,他们心里一下子就松快了,解脱了,只要不用挨打,管你谁去受刑呢,打死具宏和具仁垕父子,他们都不会说话。
来时,一帮人还慷慨赴义,一派很团结,很视死如归的气概,现在早就烟消云散了。
比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消散的还快。
当官的,有哪几个是有信义的人?尤其是封建体制下的官员。
各个凭着家世升迁,凭着祖辈的福荫获取官路,或者是凭着一篇酸不溜秋的八股文获取功名,走上官途,有几个人有真才实学的?
有真才实学的,多半都是在官场郁郁不得志,回家写诗写小说,写戏剧去了的人。
所以,这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最大的信仰,不是王,不是皇,不是所谓的朝廷,而是个人的功名利禄,个人的权势,有一个算一个的,终极目标就是如何搜刮民脂民膏,盘剥老百姓的血汗钱,满足各人的贪欲。
“要么你们自己选一个人出来执行吧在!”韦总裁不耐烦道:“再给你们五息时间考虑!否则,每个人都受刑!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