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颇有些不屑的说道:“赵国要给楚国提供粮草?
就赵国那三郡之地,能有多少粮草可以提供?
恐怕还没等楚国进入战场,赵国就已经干涸不能再战了,简直是与虎谋皮。”
荀攸沉吟道:“大王,臣以为,赵国恐怕是有之前就存储的粮仓,否则虽然赵国三郡大都是膏腴之地,但想要供给两国大军,还是不足的。
不过就算是有存粮,但臣以为,楚国可能是发一偏师作为骚扰罢了,不可能真的大军齐出。”
郭嘉听罢,却皱着眉头道:“大王,臣觉得万事都要小心,不能托大。
如今楚国可能进场参战,那就要以最大的威胁来看待。
臣以为应当调遣更多的军队投入河北战场了。
赵国必须亡!
谁来了也救不了他!”
曹操踱步数周,然后下定决心道:“寡人立刻调集其余战区的军队前来,但那些地区所防御的诸侯该要怎么办呢?”
董诏出列道:“大王,臣愿意前往出使列国,使诸王与大王结盟。”
“哦?”
曹操望向很少说话的董诏,对董诏的人品,他不置可否,但对董诏的才能他是不怀疑的,“董卿可需要什么东西?”
董诏微微笑道:“启禀大王,臣有三寸不烂之舌,如今所需的仅仅是陛下一封征讨圣旨罢了。”
那个坐困许昌皇宫的汉室皇帝,在经历了血色许昌后,如今彻底成为了摆设。
但摆设他也是当今的两位皇帝之一,更是唯一被大多数诸侯承认的皇帝。
不是燕国那个自娱自乐的皇帝。
董诏现在要他的一封圣旨,那也合理。
董诏得到曹操的首肯后离开了魏国。
望着董诏离开的背影,在场的众人猛然间意识到,在这种纷乱的乱世中,又是纵横家纵横睥睨的时代了。
那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时代。
现在虽然没有邦周的春秋战国时代那么夸张,但在出现一个足以独斗天下的势力前,拉拢盟友是不断获得胜利的关键点。
……
在刘备正在备战时,曹操对邺城展开了猛攻,是有别于先前那种不疾不徐的攻击,而是完全不计较代价的进攻。
如今的曹操,手中有兖州、豫州这两块仅次于冀州的肥沃土地,在河东太守投诚后,拥有了完整的三河,实力之强,人口之多,冠绝天下。
他和赵国玩兑子战术,赵国根本就扛不住。
审配和麴义整个人都是麻木的,即便是将伤亡打成五比一又有什么用?
魏军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何止五倍?
从邯郸而来的援军被挡在城外,根本就进不去,只能暂时寻找适合防守的地形建造大营。
三州打三郡,硬实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目前邺城唯一的希望就是楚国军队!
楚军在哪里呢?
……
楚军在等。
实际上在接收到了第一批的粮草后,楚军就在关羽的率领下出发了,然后关羽按照刘备的指令暂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