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败军也不准确,毕竟誉山关下,他们在李凌州的领导下集合起来,给了鞑靼一击,斩首多少却无人在意,毕竟自家人打起来,一直打到今日朝堂上。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此刻陛下提及锦宁铁骑是何意。
天子:“这三万锦宁铁骑,是该归于何处?”
朝堂先静了一瞬,而后一位又一位朝臣站出——
“臣举荐——”
“微臣有一人举荐——”
“当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周第一锦衣卫》10、黄雀在其傍(第22页)
归——”
“不可!其人资历稍弱,怎可统三万大军,慎言!”
殿下熙熙攘攘吵成一片。
天子开口:“这三万铁骑,险些被一并锁到关外,被鞑靼屠戮。万幸,有人把他们送入关内,保留下这支边军。”
天子在兵部尚书提议誉山关总兵时突然说到锦宁铁骑,众臣心头已隐隐怀疑,现在提到这支队伍的来路,圣上心思昭然若揭,果然还是要为能臣留一条路!
当即有人出言道:
“李凌州虽罪不可赦,但于三万士卒与三十万百姓有功,其人死罪易定,然不免寒了天下百姓的心。不如将功赎罪。”
兵部尚书回首,捏着笏板的手紧了紧。
天子颔首,又走出几名小官为李凌州说话。
兵部尚书冷冷地哼了一声,兵部侍郎直接回首注视那几人。那几人毫不退缩,本不是一派人,哪里怕你?
最后,内阁大学士上言道:“李凌州此举,罪无可恕,然,若非先誉山关总兵强行闭关,不出一兵一卒,何至于此?陛下的命令是抵御鞑靼于关外,而非拒我大周万民将士于关外。李凌州率败军之将尚且能与之一敌,先誉山总兵此举,岂非陷百姓于不顾?”
“宋阁老,”兵部尚书发话,“誉山关不过三千人数,他若开关,关内沦陷,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誉山关占据天时地利,若三千精兵坐镇保不住誉山关,我看这总兵之职不派也罢!昔年太祖凭一千人马,将生鞑靼八支部落剿灭,如今三千人守在关中都不敢出。问题究竟出在谁身上?”宋学士针锋相对,话语直指誉山关总兵瑟缩惜战。
眼见台下又一轮争吵,天子道:“那就罚李凌州将功赎罪,等伤好后,暂回金吾卫。”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正欲进言,天子紧接道:“既是成爱卿提议,钱瞬仍旧领誉山关参将,暂代副总兵一职。这三万锦宁铁骑,分拨一万屯于誉山关。慢慢收复锦州用。”
兵部尚书怔了一瞬,玉笏上扬,“谨遵陛下之令。”
誉山关总兵空悬,钱瞬代副总兵,实际是掌了总兵的权。兵部尚书门下之徒死了一个,天子再送一个上去,勉强算扯平,更何况曾归属于宁远侯的锦宁铁骑,归了一万给钱瞬暂管,这份赏赐不可谓不厚。
是以李凌州死不死,倒没那么重要。
可殿中仍有人谏言,上前的是位清流文臣,新科翰林,“臣有禀,鞑靼势大,先帝分封诸位王侯于边境坐镇,钱参将作战经验尚浅……”
“——将冀王调派誉山关,收拢锦州,重整关外布防。”
内阁大学士闫刑辞同时进言。
阶下顿起喧哗,一石激起千层浪!
冀王封地在松亭关外,誉山关前,离誉山关不过三百里之遥。冀王曾与昌武帝同策马天下,为战数十场,若将冀王调去关外,锦州收复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