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鲅鱼圈区,其实也是应城的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就是因为这一片原来是生产鲅鱼的一个区域。
可惜后来因为过度的捕捞,这里的鲅鱼产量已经是处于一种连年下降的趋势。
而这个以鲅鱼圈而命名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也一直是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在进行,不过因为交通设施的配备齐全,以及国内对海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再加上得天独厚的海产养殖环境,这里的海产养殖行业,倒是马上就要兴盛起来。
之前这里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其实也主要是因为当地的政府,一门心思的想要搞能够让GDP飞速增长的工业,企业等项目,可惜后来发现这条路走不通之后,却恰好赶上了国内海产品市场的爆发期。
这鲅鱼圈内独特的海产养殖环境,立刻就为这里招来了大量的海产品养殖投资客商,于是几年之后,这个鲅鱼圈就靠着海产养殖,而闻名了整个北省。
而年年攀升的海产品的价格,也着实是让这些最早投身于海产品养殖的客商们是跟着发了大财。
现在这顾厅长要给应城拉投资,而在李逸帆看来,去应城最好的投资,无疑就是搞海产养殖了。
他把这个想法和老爸一说,李立强倒也觉得如果是投资搞这个项目,倒还是显得有些靠谱。
他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应城的鲅鱼圈里的鲅鱼资源还没有枯竭,那时候他们单位福利还算不错,每年他都能在过节的时候分到几条鲅鱼。
鲅鱼这种鱼和什么石斑,星斑之类的高档海鱼比起来味道和口感是差了一些,但是胜在实惠,肉多,而且刺少,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种买这种海鱼来当海鲜品尝,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
所以李立强对于鲅鱼圈的鲅鱼的影响可是很深刻的,再加上这些年做饭店行当,对于什么地方产什么海产品他也是非常了解的,最近几年国内近海鱼类资源的不断枯竭也让他是深感忧虑,毕竟海鲜成本的提高,对于酒店的经营也是个不小的威胁。
而现在李逸帆提起,让他去应城那边投资高海鲜养殖,一下子就好像是在他的面前,替他打开了一扇窗,李立强觉得这件事如果运作得当的话,还是非常值得做的。
“老爸,你想想,前些年咱们做海鲜小餐馆的时候,那些名贵海鲜的价格,就一直是在呈现逐年攀升的状态,什么海参鲍鱼之类的就不说了,就连那螃蟹,大侠,鲅鱼,黄花鱼这类的产品都是在连年涨价。而现在做大酒店,你就更应该了解这海鲜在酒席上的价格了,那什么海参,买回来就是好几百块一斤,可是上了餐桌呢?咱们买的是几十块钱一根,这里面的暴利,可想而知啊,而且这海参鲍鱼这类高档海鲜的价格,目前呈现的还是节节攀升的状态,所以我觉得,与其从外面进,还不如咱们家干脆找个合适的地方养得了。现在滨城附近的好海域,已经被划分的产不多了,咱们不如干脆就去应城这边好了,他们的鲅鱼圈哪里的海域环境,可是非常有名的,当地的渔民,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天然优势,现在搞人工养殖的还不多,我看这就是个好时候啊。”
李逸帆侃侃而谈,而坐在大班椅上的李立强,也没有打断他,反而是点燃了手里的中华烟,开始沉思起来。
“您在看看,现在咱们市里的什么中品堂海参,小泽海参,什么岛山海参,什么棒子岛海参,现在人家已经成了气候,这几家不过就是原来海边的渔民而已吗?但是你看看人家现在,人家的海参已经不光是卖给咱么市里的各大高级酒店了,人家现在自己成立了不少的专卖网点,不光是卖给咱们普通的市民,还卖给每年来咱们这里旅游的旅客呢,他们每年都赚多少?上次好像听杨叔叔提过一嘴,就是那个什么规模最小的小泽海参,去年就赚了净利润一千多万,一千多万啊!光是靠买海参而已,这里面得有多大的暴利啊?”
李逸帆说的可是口沫横飞,这几家海参企业,都是十年之后在滨城呵呵有名的海参企业,从事的也就是人工养殖海产品的行业。
具体这几家企业有多赚钱,他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清楚的是,这里面规模最小的小泽海参,就是硬靠着买海参赚来的钱,在市里的某个商业圈里,修建了一座商业大厦……
“而且咱们可不光养殖海参,什么海胆,鲍鱼,什么鲅鱼,大虾,螃蟹,咱们都可以一起养,等到时候这些海鲜不光可以供应咱们酒店,还可以大量的供应市场,到时候光是靠这些海鲜,咱们可就可以赚翻了……”(未完待续。)
358。 大力支持
杨玉河在中枢有关系,而且他本身也是红色豪门出身不假,但是正所谓是县官不如现管,他现在是属于北疆省的干部。
所以无论是做什么事,都不能指望着老是靠中枢下条文,他自己必须也要在北疆省这边编织自己的关系网。
他来到滨城当市长已经两年了,在省里已经是编织出了自己一定的关系网络,但是在交通厅这边关系网还真不是特别的牢靠,要不然也不会出现,他递交上去的滨城机场和火车站的扩建报告,一直被卡脖子的状况了。
这次通过唐庆丰的关系结实了省交通厅的顾厅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省交通厅这边打开缺口,所以他对于这份关系非常看重。
而且滨城的发展,也离不开省交通厅的支持,这两年滨城的城市发展非常快,但是路上交通也成了困扰杨玉河的难题。
滨城的北地第一出海口的地理位置是个优点,但是同时也是个缺点,毕竟这座城市就位于北部半岛的岛尖处,所以通往这里的陆路公路也是非常的重要。
而因为时代的关系,再加上这两年滨城的海港位置的重要性越发的突出,这也导致了通过陆路运往滨城的货物重量在不断的加大,因为通往滨城的主要公路,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候修建的,陡然增大的货物运载量,也使得这些老旧的公路是不堪重负。
而杨玉河也有心在任期内,改变这样的状况,原本他是打算在滨城的辖区内多修建几条城市快速路的。可是这些就离不开省交通厅的支持。毕竟现在滨城的市政建设资金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投放到公路建设上,所以这就要上面协调拨款了,所以这就凸显了省交通厅对于他的重要性。
所以尽管他也觉得这省交通厅的顾厅长的要求,实在是有些不合理,可是为了结交下这个关系,他却不得不绞尽脑汁来满足顾厅长的要求。
给应城找投资,说实话他真的不愿意,可是这件事不办还不行。而现在因为应城的本地条件,他所能够指使的动,愿意去应城投资的企业实在是不多,想来想去也就只有李家靠得住了。
可是就应城现在的基础条件,李家人去了又能干什么?难道让人家白白的拿出大几千万的资金,扔在应城,看不到回报?
这样的条件谁会答应?所以最近几天杨市长感觉很头疼,可是他还是低估了李家人,看重他的决心。
这几天李逸帆可是一直在和李立强讨论这投资应城的重要性,首先一点为了交好杨玉河。这就不必说了。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如果没什么大事的话。齐满天会在两年之内成为北疆省的省长,然后在过两年,他就会被调进中枢,而杨玉河则会借着这个机会,进入省中枢的核心权力圈子。
在北疆经营数年之后,当下下届中枢换届的时候,杨玉河就会入主中枢,这样的一只政治潜力股,现在投资在合适不过了。
作为一家在华国生存的家族企业,如果想要做大做强,离开政治人物的支持,那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最重要的还要选择一个靠得住,信得过的政治人物来进行投资。
而就李家目前手里所掌握的政治资源来看,投资杨玉河绝对是个稳赚不赔的选择。
现在杨玉河遇到的难处,正是雪中送炭的好时候,就算是这笔买卖会赔钱,帮他一把也不错,就算这笔买卖赔了,相信杨玉河也会在别的投资上帮他们找回来。
而第二点就是更何况这笔生意如果运作得当的话,根本就不会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