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入了父皇眼界开始,享受亲切关怀、谆谆教诲,殚精竭虑为自己铺垫前程。
方才享受不久,便要生离死别。
武德帝指着四个朱紫贵胄说道:“朕为你选的辅政大臣,往后国朝就交由你们君臣治理了。”
赵哲强忍悲恸,躬身道:“见过成亲王、袁阁老、张尚书、卢尚书。”
“臣拜见殿下。”
四人整齐叩首见礼,他们平日里同朝文官,互相之间颇为熟悉,然而从根本上就尿不到一壶。
成亲王是先皇时硕果仅存的老王爷,统领京营兼掌宗人府。袁阁老是内阁首辅,难得出身小门小户,乃是大雍文人领袖。
兵部尚书张项,从姓氏就知晓来历,同样的还有礼部尚书卢宏博,两家一武一文,一个新晋贵胄一个千年世家。
当着武德帝的面尚能维持脸面,私下里遇见少不了互相鄙夷嘲讽几句。
武德帝挥挥手:“下去吧,朕与太子有话说。”
“臣告退。”
四人三叩九拜,躬身退出殿外。
武德帝招招手让赵哲坐在床沿,靠近了说道:“太子看这四人如何?”
赵哲说道:“父皇深思熟虑,顾及朝堂各方平衡。”
“不错,平衡二字,道尽古今帝王权术。”
武德帝又问道:“待皇位稳固,他们四人该如何调换?”
赵哲仔细斟酌片刻,回答道:“成亲王百年后,择亲近宗室统领京营。袁阁老可荣归故里,树为百官楷模。择机擢升崔尚书,顶替卢尚书位置。至于张尚书,还要看元妃娘娘的意思。”
“朕果然没选错人,太子有此卓识,朕无需再叮嘱什么。”
武德帝称赞几句,话音一转:“元妃算不得什么,待大权在握将她圈起就好,莫要轻动镇北王。”
赵哲疑惑道:“莫非镇北王有何后手?”
武德帝目露欣慰,沉声道:“当年魏先生潜入北疆,未寻到蛮族大上师踪迹,传闻死于乱军围杀,朕猜测是归服于镇北王。”
赵哲问道:“莫非那大上师是先天宗师?”
武德帝颔首道:“周遭蛮夷小国,少有能传承百年,唯金狼王帐能数百年屹立不倒,就是有先天传承。”
赵哲说道:“一样灭于父皇之手。”
“哈哈哈……”
武德帝爽朗大笑,后人骂他残暴也好,骂他冷酷也罢,终究撇不开横扫北疆的功绩。
赵哲请教道:“儿臣听闻传言,镇北王对蛮族围而不攻,借机讨封,为何父皇不换个将军?”
“将是将,帅是帅,朝中骁勇善战的将军不少,但是能覆灭蛮族的只有镇北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