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的根,他从大王村发家的时候就是从农业开始的。
如今换到了东海市,他还是没有忘本。
大棚的建设要比分厂建的快,材料给足人手充足,也就是几天的时间就能拔地而起。
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几个工人正在焊接一些不牢靠的地方。
之前要不是因为极乐世界组织的事情拖着,张小天完全可以开始大棚种植了。
现在是冬季,菜价很高,这时候种菜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这个时代跟以往已经大不同了,以前的时代都是吃当季的蔬菜,现在有了大棚有了高科技的技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
张小天建造的这些大鹏找的都是专业人士,技术上很过硬。
大棚里面简直就是现代化的体现,调温设备,增暖设备,还有机械播种设备一应俱全
。
整个大棚跟普通大棚也不一样,据这些专业人士说,就连塑料薄膜都是进口的。
张小天光是在大棚建设方面的花费就高达百万的数额。
这些钱不是花在了包地上,全都是材料方面。
其实包地根本花不了几个钱,现在农村大把的土地没人种,都喜欢去城里混,张村镇的经济虽然名列前茅,但是都喜欢在轻工业方面发展,没人会把种地当成赚钱的产业。
老一辈说面朝黄土背朝天没什么前途,可是张小天却打破了这种传统。
他的种植跟其他农户不一样,他是用仙水浇灌,是用仙土进行种植,种出来的东西当然就不一样了。
当天,张小天给大王村的杨三打去了电话,让其把留着明天开春种植的种子走物流邮过来。
大王村村子南头的种植基地其实还是室外的,现在这个季节已经空下来的,杨三也闲下来了,他被张小天派去了王东负责的养殖基地那边帮忙。
杨三没二话,赶紧联系物流送货。
张小天有好的种子,有好的土地,还有妈祖空间里面的仙水和仙土,种地赚钱很容易。
下午的时间,张小天带着刘青云熟悉了一下几个大棚的环境,让负责大棚建设的专业人士演示了一下专业设备的工作模式,刘青云学的很用心,对这种高科技设备很是感兴趣。
忙了一个下午,张小天跟刘青云回了张村镇的房子。
张小天围起来围裙做了一顿晚饭,把刘青云给感动的差点哭鼻子。
张小天的厨艺一直不错,就算不用妈祖仙井的井水做菜也可以做出来美味的菜肴。
两人吃完饭,张小天带着刘青云去市里的书店买了一些书籍,回来后就把这些书丢给了刘青云。
张小天要让刘青云把文化知识抓起来,一个人物资上富裕不是真的富裕,精神和物资都富裕才是真的富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