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有了西厂监控东厂,可能是后来皇帝也知道。
这样监察下去,恐怕就会出现南厂北厂。一个监视一个的,一个人干活需要八个人去监视。
监视的人多了,所谓的监视也就不是监视了。
巡查的事情也是一样的,巡查的人多了,也就没人真的去巡查了。
如果你真走上这条路,你就会发觉,自己走进了一个怪圈里面。最后发展到对谁都不信任!
知道什么叫做孤家寡人么?到了那个时候,你就是孤家寡人。”
李枭点了点头,他刚刚开始的担心是对的。
“可不能就这样放任下去,都这样无法无天的下去,那还怎么得了。”可随即,李枭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两个办法,一是靠时间。
靠到这些人都老了,退出了官场。你培养的那些小崽子们全都有能力接任了,这事情就堂而皇之的解决了。
不过这需要很久!”
“那太久了,别说您等不到。我怕我都等不到那一天!”
“那就只有另外一个办法,大量启用新人,替换掉这些人。
启用那些有理想的,有文化的,愿意为了大明王朝献身的人。
不过这样,有一个巨大的副作用。
那就是,一旦成功了怎么都好说。一旦不成功,将会引起天下动荡不安。
一个弄不好,或许会弄出大厦倾覆的滔天巨变。
你可不要小看这些小官吏们!
这些人跟你的辽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真如果到了那个地步,你的辽军能不能调得动,还真是个问题。”
“嘶……!”李枭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一点他都没有想到。
就好像那个吴大胜,他的儿子不就在一师当连长。
天知道,辽军里面还有多少这样的军官。
“再说了,如果你以为人人都能够当官儿,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当官儿其实是一项技术活儿,非常非常考验人的脑子。
脑子不够灵活的人当上了官儿,那才是百姓们的噩梦。
能当官儿,能当好官儿的人,非常的难得。甚至可以称之为稀缺!
大明各级官吏有多少?
你现在夹带里面有那么多人,把他们换一遍?”
“……!”李枭非常无奈,现在他缺的就是人。
确切的说缺的就是可用的人!
现代教育才搞了十年,第一批进小学的那波人现在勉强能用。
这些人要么进衙门里面当官儿,要么进入到学校里面教书,要么进入到工厂研究所。
可当初因为条件所限,刚开始办的小学,也只有京畿地区的几所而已。
不是李枭不想多办学校,而是……没有老师。
到了中学更加的困难,平均十所小学才有一所中学。
没办法,还是老师的数量不够。
十年时间,李枭拼了命的建学校。甚至连泰宁府边上的小村落里面,都有学校进行小学教育。
可这也仅仅是在辽东,山东、河北和京畿。
在大明的其他地方,省城才能有几所像样的小学。
两百多万人的省会城市,只有一所中学,甚至有的还没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