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村口,就见村口有人不断朝他们这里张望。
“谢姐,看,中间那个就是我爷爷,左边那个是我大伯,另一个是牛叔,也是我们新山生产队的支书。”张铁军指着最前面的三人说道。
肖红旗跟着解释道:“他大伯是新山大队的大队长。他爷爷是上一任的大队长。”
。。。。。。
另一边,村口的谢薇和陆瑶跟着肖红旗下了牛车。
跟着张大队长,牛支书和张家老爷子,一起往张家走去。
张大柱和牛康健,也边走边介绍着他们牛庄的情况。
因为大多刚才已经听张铁军说过了。所以谢薇放开神识,打量着这个庄子。
庄子大概三十来户,据说有四百多人,算是他们十里八乡的大村庄。
谢薇想了下,也就理解了。这个时代的人,父母在是不讲究分家的。
很多都是四世同堂,有的老人家长寿的,五世同堂的也是有的。
几代人下来,一户有个十来口人,再正常不过了,有那人丁兴旺的,家里甚至有十好几口。
就好比张建军家,他们家也没分家。
他爷爷奶奶都还健在,大伯,大伯娘,再加上他父母。这就是六个人。
他们这辈儿有堂兄弟四个,除了他当兵耽误了亲事,其他几人都已经娶妻生子。叫他叔叔伯伯的,就有五个。
也就是说,他们家户头上就有十八个人。
牛庄的房屋,基本都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
当然,其中也有三家是簇新的砖瓦房,但每家也就那么三两间是砖瓦房,其他的也是老旧的土房。。。。。。
“谢姐,陆姐,这边走,前面就是我姥爷家了。”肖红旗指引着方向。
转过弯,谢薇就“听”见几个孩子从院门口往院里传着话。
“太奶,奶奶,我太爷爷他们把人带回来了。”
“还有三表姑家的姑夫。”
“还有两个漂亮的阿姨。。。。。。”
“你们几个,一会别往客人身边凑。要有礼貌,别惹了客人不高兴。”这是一个女人叮嘱家里孩子的声音。
“我们知道,爷爷说了,那是咱们村儿的财神爷。不能招了财神的嫌弃。”
“可是财神爷不是老头吗?那两个明明是阿姨啊?!”
“你懂啥?神仙是。。。。。。”
“哎呦,你们这几个皮猴子,神仙那是能说的?也不怕被抓了去。。。。。。”
听着孩子们的童言童语,谢薇心情很好。
因为离张家还有点儿距离。同行的几人,又都在说着话,并没听见家里孩子们说话的声音。
但见谢薇满脸笑意,都相视一笑,觉得这是对他们牛庄很满意,接下来的事儿,八成能行。
“哎呦!贵客来了。快请进!”张家大娘和老太太,热情的招呼着谢薇和陆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