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刘识和约瑟芬先生此次离开都是身受皇命,是人人都渴求的帝王的恩宠和荣耀,这样想来,离别的伤感似乎也减淡了一些。
没过几天,彭瑾接到了汪其真的夫人陈氏派人送来的帖子,说是邀请彭瑾带着孩子们于三月三日一起霸陵踏春。
陈氏娘家世代官宦,如今父亲陈申任文华殿大学士,极得太熙帝的倚重,一应朝中的大小事务,均会认真听取他的意见。
按理说,像陈申这样的帝王的心腹重臣,太熙帝是不会同意他和后妃娘家有姻亲关系的,以杜绝后妃、外戚联合干政的可能性。
更何况汪氏本就是他宠爱的妃子,得圣眷颇多,更应该注意防范其娘家的势力进一步扩张,免得将来尾大不掉,在收拾起来就困难了。
但是架不住陈申一再的恳求啊。
陈申早年侍奉刚刚即位的太熙帝,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得太熙帝的信任和器重。
更难得的是,陈申品性纯善坚贞,一再拒绝了太熙帝提拔陈氏后代子孙的好意,坚决让陈氏子弟凭借自己的本事在朝堂立足。
陈申这一辈子,多是在婉拒太熙帝提拔陈氏子弟的提拔任用,也就求过太熙帝这一件事,那就是将他极为宠爱的幼女陈氏末娘嫁给宠妃汪贤妃的娘家族弟汪其真。
当然,男女婚嫁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需要都想皇帝禀报。但是碍于汪陈两家身份的特殊性,陈申还是事先先请教了太熙帝的意思。
太熙帝为人心思缜密,回头仔细一查,这才发现汪贤妃对于这件事根本就毫不知情,这只是汪其真和陈氏末娘两个人之间小儿女的情思罢了。
而陈申之所以特来请命,不过是尊重他这个皇帝的意思罢了。
太熙帝龙心大悦,干脆直接下旨赐婚,做全了陈申和汪贤妃的面子。
彭瑾看着邀请的帖子,想到汪其真和陈氏末娘之间的那些有趣的往事,就忍不住扬唇想要微笑。
这些事情,当然都是刘识告诉她的。
汪其真和刘识两个人关系极为融洽,相互之间也甚少有秘密,坦诚相交,都是一对赤诚君子。
可是,三月三正是她的生日呢,到底要不要去呢?
陈氏赶在这个时候邀请她,可见是并不知道三月三正是她的生辰这件事,万一到时候孩子们要是说漏了,会不会让陈氏觉得不好意思,或是还要费心给她备礼呢。
彭瑾正在思索着呢,突然听到院子里响起的暖暖的爽朗欢快的笑声,还有刘湛和刘澈两兄弟的拍手叫好:
“姐姐好厉害!爬树比安伯伯还要快!”
安老大当然不会输给暖暖,不过是故意让着她罢了,要不然三两下借力腾跳,他就能跳到树冠上去了,暖暖还有什么赢面。
彭瑾不由地好笑。
这笑容刚扬起一半,彭瑾立刻就下定了决心赴约。
暖暖这样男孩子的脾性长下去可不行!她如今已经八岁了,再过两年,都可以提前相看了,是时候学习这些交际应酬了。
既然已经决定赴约,彭瑾便扬声将孩子们都喊了进来。
他们已经不小了,想不想去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意愿,也有了自己的辨别事物的能力,彭瑾不愿意一味地强逼他们。
ps:新年的第一天即将逝去,亲亲有没有美好的回忆呀~譬如,吃好吃的!哈哈,这就是吃货的世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540章 应邀
暖暖一向开朗外向,对于踏春这样的活动自然是举双手赞成,还兴致勃勃地向彭瑾询问京城三月三的踏春郊游都有哪些好玩的活动,有没有以武会友,比剑过招的。
在风和日丽、风景宜人的春日里挥剑起舞,身周有和风轻拂,有花瓣飘落,想想就觉得浪漫,令人无限神往。
刘湛小小模样,却已经有了刘识身上文人的清雅俊秀,对于这样诗意的踏青活动也很有兴趣,还问彭瑾有没有诗会文会,摩拳擦掌,一副准备大试身手的模样。
说起来,刘湛虽然才虚有五岁,却已经能够作出“昨夜风雨过小楼,花残满地客新愁”这样的有深度的诗句了。
彭瑾当时还很诧异,怎么刘湛小小年纪就有了这种伤春惜春、羁旅漂泊的惆怅,这事的刘湛,不是该吟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样清新可爱的诗句吗?
为此,彭瑾还忧心了好久,生怕她一个不小心就教出了一个惆怅忧郁的小诗人来。
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开心、幸福!
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刘湛偶然间听了约瑟芬夫人说她想家的事,受到了触动,这才有感而发的。
“约瑟芬夫人离家这么远,想回去都回不了,她得有多难过啊!”刘湛当时还皱着小眉头,满脸同情地说道。
那可不是!
比起那些或是宦游或是避难在外,而有家难回的游子,约瑟芬夫人的思乡之仇可比他们痛苦深刻得多得多了。
从大齐到大不列颠,中间远隔重洋,无限艰险,想要回去一趟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