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铣神色一凛,拿出一块御令高举,沉声道:“红河县知县刘识接旨!”
刘识愣了一下,见令牌不假,这才相信是真的,一撩衣袍,恭敬地跪下接旨。
前院的事儿,很快就传到了后院。
不过彭瑾只知道是有刘识的故人来访,但是究竟这个人是谁,她却是一点都不知道,派去前院询问的人,也被委婉挡在了外面。
彭瑾无意调查刘识的交友情况,或是窥探他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却让她惊愕诧异。
要知道,刘识可是向来都不隐瞒她的。
彭瑾正在暗自诧异,刘识便领着一个身材魁梧、面容英朗的人进来,介绍道:“这位是我在京城的知交赵先生,因为经商路经红河县,便特地来探望。你吩咐厨房,中午治一桌席面出来。”
为了避免别人怀疑,赵铣还特地准备了几只大小匀称的东珠送给暖暖作为见面礼。
彭瑾想着刘识的那些私产,觉得刘识认识一些客商甚至交好都是有可能的,便也没有多疑。或许正是因为是生意上的好友,所以刚才刘识才没有放她派去的人进屋打探。
说起来,刘识的那些知交好友,除了国子监的同窗,还有早就效忠刘识的安老大等人,彭瑾知道的并不多。
和赵铣见礼之后,又让暖暖谢过了赵铣赠送的东珠,彭瑾便带着暖暖去厨房安排午饭了。
“至于住宿,赵大人看,您是留在县衙,还是住客栈?”刘识问道。
“住客栈吧。”赵铣提前就都想好了,是以刘识一问,他便答道,“既然是客商的身份,那住在客栈倒也便宜。”
更何况,他要是住在这县衙之中,那他的那些扮作小厮长随掌柜伙计的手下该怎么安置?如果有什么情况需要紧急行动时又如何找借口离去?
而且听刘识的描述,再加上他和太熙帝的揣测,只怕观音山匪众和小青潭巫觐都是难对付的硬茬子,更何况两方还有勾结,在短时间里想要拿下来他们可不容易。
若是住在一起的话,能够掩藏得了一时,可是时间久了,难保不会有人生疑。
想到这里,赵铣再次叮嘱道:“刘大人,圣上可一再交代,这件事情只能是你知我知,万不可再告诉第三人。”
ps:晚上加班,不过,我会努力码出加更的,就是时间上或许会比较晚~~(未完待续。)
第370章 审案(月票60加更)
说罢,赵铣看了一眼彭瑾离去的方向。
刘识明白赵铣的意思,低声回道:“赵大人尽管放心!”
这种沾上了就了不得的大事,他才不想将彭瑾牵涉进来呢!
这边安排妥当之后,刘识便请赵铣去书房详谈,并且特地吩咐张大明看好门户,没有他的允许,不许放任何人进来。
彭瑾原本就心怀诧异,如今见刘识戒严书房和赵先生谈话,更是不解忧心。
不过,既然是刘识的安排,那她也不好当着外人的面违逆,便只能按下心焦不提。
吃过中午饭,刘识便带着赵铣一行人去了一家不起眼的普通客栈,将人都安置妥当,这才告辞离去。
心里装着事,刘识也无心处理公务,干脆回了后院,仔细地筹划着日后的安排。
太熙帝在密旨当中说,让他全力辅助赵铣解决观音山匪众和小青潭巫觐的忧患,并且在这之前替赵铣掩饰好身份。太熙帝那严峻的语气,似乎暗示即使放弃红河县甚至是更多县邑的百姓,也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这样的严阵以待、处置狠绝,说明观音山匪众和小青潭巫觐在太熙帝心中是一等一的心腹大患!
可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到底是怎样的威胁,会让太熙帝这样一向标榜勤政爱民的皇帝,会不惜牺牲一直以来追求的善名,去彻底解决观音山匪众和小青潭的巫觐。
想到上次前往上河县探望梁山和刘萱,在观音山附近遭遇贼人侵袭,安老大说贼人甚有章法,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还有上次观音山贼人劫掠上河县粮仓,计划周密,行动迅速,并且在见到己方先锋队陷入绝境之后,后续人众不想着营救,反而果断撤退,以及事后被俘者决然自尽的事,刘识总觉得,这背后牵涉到什么了不得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