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东西是直接进入数据库的,谁敢乱动?
除了李远这个老板或者官方执法机构带着文件来调阅,否则别人是看不到详细记录的。
当然,使用违规手段肯定能做到,可他犯不着违规。
而且他跟郭蒙接触了几次,试探性问了一些关于李远的话题,很明显,郭蒙也没有之前的那种感觉了。
作为过来人,他能看懂这是什么意思。
他肯定要把这件事告诉老板,不让老板吃亏。
他现在拥有的一切地位,名望,全部都是李远给的,否则他就是一个被时代淘汰的人。
今年擎天资本的分红已经就位,李远相当于拿出属于自己的利润,分给了公司员工。
但凡花一块钱买分红权的,都获得了70%的回报,于越自己就分了三百五十万,还不用扣税,李远连税都给包了。
在整个擎天集团,虽然被开除的人很多,但基本都是态度问题,因为能力问题被开除的少之又少。
李远说过一句话,不能要求底层员工拥有多强的能力,只要工作态度没问题,就是一个合格的员工。
而那些因为能力不足被开除的,都是管理层。
在擎天集团不需要应酬,不需要跑销售,不需要跑关系,还有能力问题,只能证明是水货。
这件事说完后,于越就没什么好汇报的了,无非就是比心上个月财务报表亏损了多少钱,各方面的花费多少。
李远的决定,他从来不去反驳,跟了这么多年,就提过一次建议。
即便李远当初的决定很离谱,可经过实践证明,最终都朝着好的方向在走。
他能有今天,不是靠着多么强大的能力,纯粹就是他对自己有自知之明。
现在的擎天资本,李远管的不多,算是压力最大的阶段。
幸亏换了孟建国,否则要是他,铁定做不到这么好。
李远放权太多了。
放权越多,对于管理层的个人能力要求越高。
在于越走了之后,李远就开始看青华大学那个项目方案。
虽然钱已经审批了,可该看还是要看的。
方案做的比较塌实,是他喜欢的风格。
估计于越让人家修改了不少次,因为一些修改痕迹还存在。
目前保守来看,建成没太大问题,也就是这一百多亿花出去之后,项目就算成了。
但后续的运营压力不小。
因为他们没办法降低功率,基本上机器一开,用电量相当于一个一百万的中型城市居民用电量。
并且还不能随便停下,一旦开了,至少要运作三个月以上。
国内关于光刻机的技术,其实很多方面都已经全球领先了,就算不是最顶级,也跟顶级差不多。
问题最大的就是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