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佩奇转身就走了。
美军方面的确还是没有多大的反应,他们甚至依旧朝提尼安岛派出轰炸机。
于是张弛就给约翰打了个电话:“将军,我们的雷达发现可疑机群,很可能是日本人,建议您马上放飞所有战机和轰炸机,来不急放飞的就推到海里!”
“这不可能,上校!”约翰的口气依旧一副轻松:“那或许是我们自己的机群……你不要过度紧张了,放轻松些!”
张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已经不知道该对约翰说什么好了。
“上校!”约翰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望着窗外的海洋,说道:“我知道你们在陆地上的表现很好,但是你要相信,海空战争与陆地战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慨念……”
张弛没有回答,只是把话筒举高朝向转头正在汇报的通讯兵,那名通讯兵正冲着弛弛大叫:“师座!我们的巡逻机群确认那是敌人机群,正实施拦截!”
“听到了吗?将军!”张弛对约翰说道:“我的通讯兵刚刚告诉我……我们的巡逻机群已经与敌机展开了战斗,还有几分钟敌机就飞临我们上空了!”
“什么?这……这不可能!”约翰呆愣当场。
过了好一会儿,约翰才像猛然清醒过来似的,朝身旁的参谋大喊:“还愣着干什么?防空警报!各就各位!”
霎时护航航母上的美军士兵就乱成了一团,刚才他们在听到中**舰响起警报时心里就七上八下的,此时终于确定空袭是确有其事,于是马上就行动了起来。
但他们浪费了宝贵的八分钟的时间,所以伤亡已经不可避免。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 接战
中国海军的巡逻部队只有十二架……这几乎是“平海”号航母能派出去的巡逻编队的最大数量了。所以根本就挡不住日军第一波69架次的机群,而且为了能够给舰队多争取一点时间,这十二架野猫战机还一反之前的俯冲攻击之后就撤出的战术,而是选择与日军机群缠斗。
众所周知这是很危险的,因为“野猫”战机在机动性方面与日军的零式战机有很大的差距,即使是技术高超的美军飞行员也很难驾驶这种战术与零式缠斗。
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国海军巡逻部队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他们在为海军军舰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的同时,还以损失2架战机的代价击落了8架日军天山式鱼雷机和2架零式战斗机,几乎都将日军这波战机给打掉七分之一了,这显然在很大程度上给中**队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日军飞行员的素质严重下滑,此时驾驶战机的许多都是紧急从国内调来的还没完成训练的准飞行员。
另一方面,则是中**队运用战术得宜。
指挥这批只有12架“野猫”战机的是个名叫李建洋的少校,他接到战斗任务后就马上带领巡逻编队赶往指定空域,同时计算好时间下令机群保持高度……这是“野猫”战机与日军机群作战的基本准则,“野猫”战机俯冲性能好,而日军战机则相反,所以“野猫”在战斗时总是努力占据高位。
如果按一般人的想法,拦截应该是迎头追上然后与日军机群打成一团,但李建洋却远远的看到下方日军机群中几个熟悉的身影……事实上,李建洋对所有日军战机机型都很熟悉,这得利于中**队在拉包尔缴获了一在批的日军战机,而且这些战机中还有日军的新型战机。
李建洋认出了日军机群中有十架天山式鱼雷机……按日军的说法这是天山舰攻。
然后李建洋脑海里很快就闪出了天山舰攻的缺点:速度慢,最快速度只有481公里每小时。
这不完全说是日军设计上的失败,而是正如之前所说的,鱼雷机在投掷鱼雷前必须降低速度,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投下鱼雷,鱼雷才会正常工作。因此,日军就认为……反正在进攻前都要减速,那么过份的要求速度就是没有必要的。
这个弱点就被李建洋给把握住了,然后采取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打法……这个打法后来被称为战机渗透战。
所谓的战机渗透战其实也很好理解,那就是利用自身速度的优势闯进敌机机群使敌机无法摆脱,这使敌机投鼠忌器不敢随意开火,而己方战机却可以放开了打。
李建洋就是运用这种战术,他一声令下逻巡队十二架战机就一头扎进日军天山舰攻机群里在尾部吊着……“野猫”战机的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515公里,再加上日军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又不高,于是吊住最高速度只有481公里的天山舰攻怎么也甩不掉。
零式战机的速度和机动性都比“野猫”要好,但此时却在旁边看着“天山”和“野猫”纠缠在一起无从入手……这其中时不时的还会冷不丁的打来几梭子弹。
再加上日军又不愿与中国巡逻队纠缠急于进攻敌人海军,心急气燥下想快速结束战斗却偏偏又忙中出错,于是就出现了意外的战果……2架“野猫”换了8架“天山”外加2架“零战”。
这对日军战机来说可以说是出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