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省委办公厅七楼会议室,被临时封闭为“潇湘制度改革协调小组”专用会议室。外人不得进入,所有文件编号编号留档,按省级最高密级管理。
这是李一凡正式出任省长后,亲自组建的第一支跨系统工作协调机构。它不是临时机构,也不仅仅是制度推进的试验队,它将成为未来五年,潇湘政务改革的“中枢引擎”。
5月26日,协调小组第一次闭门会议召开。
—
李一凡坐在会议室主位,面前是最新定稿的试点推进框架。右手边是省委组织部部长许宏志、纪委副书记张国威;左侧是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韩建新、省数据局局长夏辰、政务办副主任周立德;其他人则围绕在长桌两侧,目光各异。
“今天,我们不搞空谈。”
李一凡扫视众人,语气平和却坚定:
“召阳试点已经跑通,接下来,我们不是讨论要不要改革,而是怎么让它落地,让它活下来。”
“更重要的,是怎么抵住惯性、穿透阻力、建立制度闭环。”
许宏志点头:“组织系统愿意配合。干部选拔标准里,我提议增加‘政务透明指标’,让群众满意度与干部积分形成对应权重。”
张国威也表态:“纪委支持,但我们担心个别地方‘表面改革’,背后继续搞变通。我建议所有试点区县,每月必须递交廉政评估表,与政务积分双轨运行。”
数据局局长夏辰举手示意:“系统已经搭建完毕,但数据来源必须靠各级部门上报。如果各市县不上心,平台就变成空壳。”
“我请求省里出面发文,明确数据上报为‘政绩考核项’,否则我们干不动。”
—
李一凡点头:
“没问题。省委已经批复,我会以省政府名义发文。”
“不过我还想增加一条——未来三个月,每一个试点地区的县委书记、市长,必须到省委组织部作一次现场述职,讲讲他们是怎么推的。”
“你不能把责任甩给政务办主任、分管副县长。”
“干部选拔制度要变,必须让一把手真正动起来。”
这话一出,现场气氛一震。
—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韩建新迟疑片刻,道:
“李省长,我理解制度改革的决心。”
“但我也必须提醒您,这种‘高压+透明’的做法,有可能引发群众的非理性对比。”
“比如A县工作进度比b县快,就可能被误读成‘b县落后’,甚至产生群体情绪。”
“我们宣传口希望能有统一口径,避免形成‘互联网倒逼政府’的逆向操作。”
—
李一凡注视着韩建新,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起身走到会议白板前,写下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