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哪敢置啄,事实上能直接见到李肆,他已觉得非常幸运,再听陛下待他这般随和,想着陈兴华给自己开列的诸多条目,自己已经找来了不少,必定会得到这位皇帝陛下的厚赏,也就乐陶陶地退下了。
萧胜看看田大由,难以置信地道:“那东西,咱们自己也做出来了!?”
在器物方面,他可是跟李肆深谈过的人,对那利器的认识也非常深,就因为心急此事,才亲自带着波普尔来找李肆。现在听说自家都能造,一是震惊,一也是庆幸。
田大由道:“是不是那东西,差多少,还得四哥儿看了才能定论,但我觉着,该是差不了太多。”
李肆挥手,连身后的老婆都顾不得了,急急道:“走走!带我去看!到底是哪位大能所为?”
田大由边走边说:“是顺风急递东主黄斐的弟弟黄卓……”
严三娘等人见着自家夫君急慌慌而去,连招呼都没打,都是诧异不已。
朱雨悠问:“什么东西,能让官家这般失神!?”
严三娘摇头:“谁知道呢,有时候就是这般神神叨叨的。”
关施举手:“我知道我知道!那是……”
三人看住了她,关冠骄傲地挺起小胸脯道:“对外悬赏的原理草图还是我帮四哥哥画的呢,那叫……蒸汽机!”
安九秀皱眉:“珍奇姬?”
严三娘眼神恍惚:“真气基!?”
朱雨悠看天花板:“争气鸡!?”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失败的大跃进
() 第四百七十二章失败的大跃进
蒸汽机……有了蒸汽机,铁路贯东西,落帆跨洲洋,一日三千里。
这是做梦,但李肆相信,这般未来,在自己有生之年还是能实现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头在1804年问世,第一艘蒸汽船在1783年下水。
现在虽然才是1718年,但李肆所掌之英华,在工业革命的科技树上超前五六十年,怎么也不算过分。对比众多穿越位面的黑历史,这点成就还没压上及格线。
眼下这1718年,该是还不可能蹦出成熟的蒸汽机。所谓“蒸汽机”,实际上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一般人津津乐道的“瓦特从蒸汽顶起了水壶盖这个现象里获得了灵感,由此发明了蒸汽机”,其实是将一千多年的历史,无数人的尝试和努力,都浓缩到了瓦特一个人身上。
就只论工业时代的蒸汽机,从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的“矿工之友”,1712年纽科门的同类产品,再1769年詹姆斯*瓦特弄出外凝蒸汽机,1782年弄出双动蒸汽机,这才是后世人所说的蒸汽机:双动往复式活塞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动力之源。
李肆对蒸汽机的渴求,已经从单纯穿越党的攀科技树之举,进化到了眼下国政现实的深刻理解。
蒸汽机意味着什么?火车轮船都是其次,它意味着工业经液晶有了钢铁一般的支撑点。在他治下的英华,为何资本膨胀,却难以投到作坊上?就在于没有成熟的工来体系,无大规模生产海量的工业品,比如棉纺丝织、包装、建材,食品深度加工等等,特别是机械。
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以钢铁所造的机械来代替人工,形成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蒸汽机不仅为其提供了动力,还直接催生了机械、船舶、钢轨乃至建筑材料等等各个领域对钢铁的需求。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有钢铁所造的机械等等器物,才能更耐用,更结实,更大,经得起蒸汽机所引发的更剧烈、节奏更快的能量转化模式。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上了一个台阶,承载能源转换的部件、机械乃至环境自然要更坚固。
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业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指标,不该只看它能生产多少钢铁,还要看它消耗多少钢铁,而且钢铁的消耗具体是分布在哪些领域里。
就如现在的英华,虽然东莞机械在努力推动机械普及,力求在诸多领域实现机械化,但除了稳定的动力之外,钢铁这桩工业依旧不够成熟。原因不在于产不出多少钢铁,现在有石禄的铁矿,即将又有交趾的煤矿,炼铁工艺也已经相当成熟,炼钢也都用上了反射炉,焦碳工艺也是中国本有的,改良一下就好,只要他挥手,万吨钢铁就会生产出来。
可生产出来之后呢?哪里能用?枪炮、刀剑、护甲、马车底盘,除此之外,就是什么铁锅一类生活用具,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对钢铁,特别是对钢的需求,少得可怜。
蒸汽机和钢铁,是工业革命的双生子,谁都离不了谁。现在英华钢铁工业水平已经超越了现实所需,整个国家就是个瘸子,就等着蒸汽机这一桩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