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明末金手指类似的 > 第169部分(第2页)

第169部分(第2页)

李自成的脸色却是沉了下来,因为自己国家的事情,比人对它的了解居然超过了自己,这哪个皇帝都接受不了。

“你待如何?”李自成索性直接进入主题。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最近我稍微接受了张弘斌那家伙的一些观点,觉得一个国家继续分裂下去,吃亏的还是我华夏百姓。我们都是华夏苗裔,而且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敌人太强大,单独面对会被别人各个击破,但是简单的结盟,其实也并不牢固。

说真的,这个决定我考虑了很久,一开始我并不打算同意。但是为了华夏一统,为了大明,我还是来了。

是的,我以大明皇帝的身份,正式提出合并。也就是说,若我们双方同意,大明和大顺,将成为一个新的国家。我们的资源共享,我们的技术共享,我们的人才共享。我们一起抱团,这样才有可能战胜共和国,进而一统江山。”崇祯终于是说出来了,憋了好久,忍了好久,在这一刻却是彻底放松了下来。

李自成和宋献策吃惊的看着崇祯,他们也没有想到,一直以大明正统为主张的崇祯,居然会提出合并的建议。

又翻了翻计划书,宋献策却是觉得,这未必不行,但前提是大顺到底可以得到什么。

这点李自成也是心有灵犀,没有等宋献策说些什么,直接抬头说道:“我,能够得到什么?你,又拿什么保证?”

“帝皇,依然是大明皇室,这点谁也不允许改变,这是我最后的底线。但是,新的国家在律法上,帝皇的权力进一步下放,唯有对军权的掌控这点不会改变,甚至于情报局,都会成为国家的一个部门,接受监督党的监督。

你将是共和国第一任总理,除非你退休,否则会一直干下去,实际权力而言,你不下我。

监督党和执政党重新改组重建,以后监督党和执政党里面,即会有你的人,也会有我的人,大家五五开都不吃亏。至于军事方面,能者上,无能者下,年纪大的退休,但是不管什么情况,都要配备政委,同时军校校长必须是我,这也是我的底线。”崇祯皇帝提出了自己的筹码。

李自成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看宋献策。

宋献策在思考,在权衡,五分钟后才点了点头。

“吃饭吧!”李自成叹了口气。

若干年后,他的回忆录是那么写的:为什么我会屈服,或许因为我也曾经大明的子民,对大明有着先天的认可?又或者,是因为我的也华夏子民耶?共和国摆明不想打内战,那么最多就是大顺和大明开战,最后死的,依然是华夏百姓。懦弱?若对象是华夏,给人的感觉,也不过是儿女对父母的撒娇。可恨的张弘斌,他的言论影响了我的思想……

第6章 密会的本因

那年,张弘武在北美洲开疆扩土,每年不知道为共和国拉回多少是金银财宝,各类香料土产;那年,张才在越王岛大杀四方,整座越王岛怎么看都已经成为了共和国的领地。

那年,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但这些事情都和大明和大顺没什么关系。

大明那年,在忙着从倭岛拉回自己的战争红利,却没办法把这个红利变成战争潜能。

大顺那年,在忙着对领地内的世家和豪族进行整顿,打算彻底来一次大改革。但是缺乏对改革有深入认识的人才,再加上李自成麾下的文臣本来屁股就不干净,以至于改得乱七八糟,他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点,至少暂时如此。

有一点,两个势力都是共同的,就是看到《日报》不断描述共和国在外面的世界,创造出了多么多么大的利益,收获了多么多么大的地盘,看得就叫人眼红。钱财物资,谁又曾充裕过?

改革需要钱,而且是大价钱。偏生改革需要开化民智,李自成的身份又不允许他开化民智。为什么?只因为他干了那么多的缺德事,真要开了民智,别人第一个让他下台。比起一帮变成狮子的刁民,还不如一群愚昧的绵羊看着舒服。

但若是不开民智,就算官办了一大堆的学院军事学院,又派了一大堆以前的地主士绅的子嗣过去学习,到头来其实和没改革有什么区别?李自成就是想不明白,他也不想想明白。

大明却是彻底的改革了一番,好歹是做到了民智开化,他们有别人无法相比的优势,那就是正统的名分。

就算是共和国,也暂时没办法拥有这作为华夏正统的名分。

大明改革是改革的,但从以前那开始,这国库就一直不充裕,这使得大明的所有动作都非常的小,根本形成不了规模。最糟糕的是,偏偏在崇祯要改革币制的时候,华夏银行提出要求,在大明境内开设银行。

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哪里没有银行?但是这个银行居然是敌国开设的,多少就有点问题,万一别人以这个为据点,秘密派出一支部队以员工的身份混进来怎么办?

共和国有三支人数很少,但单兵战斗力超强的部队,大明已经知道了,而且还知道,这三支部队完全是用金子和血汗砸出来的。每一个士卒,都绝对是数百名士卒之中最精锐的存在。单兵作战都厉害的要死,更别说配合着打仗了。

若是让这样的部队混进自己的领地,甚至混进北京城里面,自己到底要不要在睡觉的时候,也在房间里设上一道岗哨好些呢?大半夜的给几个人监视着睡觉,感觉超不好!尤其若是想要和妃膑恩爱一番……想想都觉得煞风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