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正到了书院去读书才发现,自已的弟弟别说是天才了。
自已的弟弟智商与常人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很多时候自已在读书这方面可以做的比他更好。
她刚开始还愿意回家的时候也曾和父母说过此事,说自已的弟弟若是有什么不懂的自已这个姐姐也可以教他一二。
结果就是在饭桌上自已的弟弟当场就变了脸色,直接甩下了筷子不再搭理自已。
就连自已的父母也不一样,自已的母亲去哄了自已的弟弟一顿。
而后回来和自已的父亲一起对着自已破口大骂。
他们当时是怎么说自已的呢?
他们说自已是读了两本书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他们说自已这个女子读书没有半分用处。
他们说只有男子才有可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自已这样的女子,若不是因为在女子书院读书能抬高自已的身价。
他们是万万不可能送自已去读书的。
她这是第一次在自已的父母面前说自已的弟弟其实也是个普通人,可这也是唯一一次。
既然自已的父母觉得弟弟是个天才,或许等日后自已的弟弟考不出功名来,他们就明白了吧?
他还记得自已当时看到弟弟的目光,自已的弟弟虽然是缩在了父母的身后。
他目光里的恶意不像是在看自已的亲姐姐,反而是像在看仇人一般。
她没有等他们骂完就转身不再搭理,回去后才知道自已闹了这么一场后。
原本已经和自已弟弟准备定亲的人家悔婚了。
说他们家中出了自已这么一个不知好歹不分轻重的女儿,他们家不敢把自已的女儿嫁过去。
毕竟那个人家有四个女儿,而他的这四个女儿都是以娴静端淑培养的。
若是自已的哪个女儿嫁到他们家去,染上了半分自已这个做姐姐的习性。
那和自已弟弟准备订婚的那家人家只说自已日后也不必再活了。
发现自已弟弟仇恨的目光后,她只觉得心口沉甸甸的。
她只是不愿意被自已的父母强制嫁给那样的人家,虽然和弟弟的关系已经没有小的时候那么好了。
和她也没打算害的自已的弟弟娶不上妻子。
她心中是有愧疚的。
可是这最后一次的愧疚也在自已的家人再次找来的时候彻底消散了。
自已的全家第二次来没了上次的疾言厉色和痛恨。
反而是一家人连带着自已的弟弟都是喜笑颜开的模样。
她当时还以为自已的父母想开了。
结果她就听到自已的父母又重新给自已定了一户人家。
这次不再是富商之子,而是一个六品官员的次子。
这个六品官员是个小小文官,而他的小儿子同他一样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
自从陛下开设了女子书院以后,他的这个小儿子就想从女子书院里聘个妻子回家。
这样的女人娶回去,既能操持家务又能和自已吟诗作对。
就像娶了个风雅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