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其实也没什么,只是陛下有意让我担任户部尚书一职,不过我的性子你也知道,恐怕就算我做了尚书,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撤职!”唐俭这时却是洒脱的大笑一声道,对于别人来说,户部尚书是一个求之不得的职位,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
“莒国公既然无心仕途,干脆从一开始就把职位辞了,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李休听到唐俭的话也不由得开口劝道,唐俭的性子和他很像,对于官职之类的根本不放在心上,而且又是个嗜酒如命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因饮酒误事,日后唐俭好像就因为这个原因是被贬官,所以还不如现在就拒绝了。
“无妨,我虽然不喜欢做官,但更不喜欢闲着,所以陛下真让我做户部尚书的话,我也不会拒绝,如果真做不了,大不了以后被贬官罢了,反正又不会死人!”唐俭听到李休的话却是满不在乎的道。
他不说李休都差点忘了,唐俭可是被李世民赏赐过“免死一次”,也就是后世民间传说中的“免死金牌”,换句话说,只要唐俭不造反,无论做什么他都不用担心自己的性命,当然历史上有免死金牌的人不少,但大多没有好下场,相比之下,唐俭却能够得到善终,这点比其它人可强多了。
看到唐俭早就想清楚了,李休也没有再劝,当下以茶代酒向对方劝酒,唐俭本来就是个酒鬼,李休家里的酒也相当不错,事实上这几年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李休也偷偷的在家搞了个蒸馏器,平时也生产一些蒸馏酒,主要是供应马爷和秦琼这些朋友私下里喝,味道不比李世民的御酒差,所以唐俭也是一杯连着一杯,最后也是喝得大醉而归。
送着醉熏熏的唐俭上了马车离开之后,李休立刻带着圣旨回到内宅,打算让衣娘看看自己女儿的封号,却没想到七娘和恨儿也在这里,正陪着衣娘逗着小家伙玩,说起来这个小家伙胆子奇大,一点也不怕生人,谁逗她都笑,特别的招人喜欢。
“大哥,我侄女的名字想好了没有?”看到李休进来,七娘立刻高声叫道,她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毕竟她天天找自己的侄女玩,但却连个名字都叫不出来,实在有些不方便。
“快了快了,不过名字先不着急,我女儿的封号可是有了!”李休这时却是笑着扬了扬自己手中的圣旨道。
“封号?什么封号?”衣娘听到李休的话却不由得满脸惊讶的问道。
“就是这个,你自己看!”李休这时将圣旨递到衣娘的手中道。
看到李休高兴的样子,衣娘也更加奇怪,当下打开圣旨,结果当看到圣旨上封自己的女儿为乐安县令时,也不由得激动的无以复加,甚至连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让我们看看!”七娘看到衣娘激动的模样,当下也十分好奇,于是和恨儿一起凑上看了看圣旨,结果最后也是兴奋的道,“乐安县令!没想到我侄女这么小就成县主了!”
李休听到七娘的话却是灵机一动,忽然给自己想到一个不错的名字。
第六百五十六章 赵德言的新任命
“乐安县主?你们觉得乐安这个名字怎么样?”李休这时眉开眼笑的道,他正愁给女儿取名字的事,却没想到李世民竟然白送来这么一个好名字。
“大哥你也太偷懒了,竟然拿侄女的封号做名字,难道你就不会自己取个更好听的?”七娘听到李休的话却是嗤之以鼻道,虽然李乐安这个名字感觉还不错,但她就是看不惯李休偷懒的样子,甚至觉得太委屈自己的宝贝侄女了。
“李乐安?乐安?”衣娘听到李休的话却是露出沉思的表情,并且反复将“乐安”这个名字琢磨了几遍,最后忽然欣喜的道,“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错,虽然乐安是个地名,但地名一般都有很好的寓意,比如乐安就有喜乐平安的意思,而且乐安这个名字还和平安郎很像,一听就知道是兄妹。”
看到衣娘满意,李休也不由得大喜过望的道:“还是夫人有眼光,我刚才也是这么想的,喜乐平安,连平安郎的名字都包括进去了,而且这还是咱们女儿的封号,简直太有意义了!”
衣娘看到李休高兴的样子,也不由得白了他一眼笑道:“算了,取名字这种事实在太难为夫君了,乐安这个名字也很好听,那就叫李乐安吧!”
女儿的名字终于定下来了,李休也终于松了口气,随后就将家里人召集起来,然后宣布了女儿的名字,平阳公主虽然觉得李休偷懒,但对乐安这个名字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也都表示了赞同。
几天之后,在平阳公主和衣娘的主持下,李休和月婵举行了一个纳妾之礼,本来李休想要搞得大一点,但是月婵却不同意,估计她还是担心自己的身份,所以这场礼仪办得很低调,只是在家里办了一下,随后准备酒宴让全家庆祝了一下。
第二天一早,李休醒来时发现月婵早已经穿好衣服,并且像往常一样服侍他穿衣洗漱,这让李休也不由得笑道:“月婵,你现在事情那么多,这些小事不如就让其它人做吧?”
“那怎么行,老爷早就习惯了妾身的服侍,换个人肯定会让老爷不适应,而且这些小事也不算什么,妾身很喜欢做的!”月婵这时却有些娇羞的道,虽然她和李休早就突破了最后一步,但是昨晚的洞房花烛却让她还是有些害羞。
听到月婵这么说,李休也不禁无奈的一笑,其实他之前曾经不止一次的劝过月婵,但月婵都不愿意,这让他也没有办法。
早饭过后,李休忽然接到宫中的传信,说是李靖今天即将到达长安,李世民也要再次率领文武百官迎接,而且这次和李靖一起回来的还有这次立下无数战功的将士一千人,他们都将被李世民亲自封赏。
这么大的事情李休自然要参加,甚至连正在准备去洛阳的马爷也扔下手头的事情,拉着李休一起来到明德门外,这次李世民依然出城十里迎接,李休和马爷来到这里时,李世民已经率领百官出城了,不过这时官道上还没有见到李靖等人的身影。
一直等到中午的时候,才只见一支长长的队伍从官道上飞奔而来,为首一人正是李靖,李世民这时也急忙率领百官上前迎接,李休这时也看到队伍中有不少熟人,比如之前留在定襄的许敬宗和岑文本等人。
事实上这次才算是大军的凯旋而归,上次李休他们只能算是提前把颉利押送回长安,绝大部分在这次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将士都还留在定襄一带,直到现在才能回来,所以李世民举行的迎接仪式也更加盛大,城中的百姓也更加热情,甚至有不少热情似火的少女都跑出来偷看这些威武的大唐将士们。
回到长安之后,又是一**肆的庆祝,李世民再次在太极殿设下酒宴,因为参加宴会的将士太多,连太极殿都坐不下,最后只能分到其它的大殿,然后由一些重臣主持,比如李休和长孙无忌都各自负责一个偏殿的酒宴,李休不喝酒,但也茶代酒喝到肚子涨,至于参加酒宴的将士全都是喝得烂醉如泥,到了下半夜全都被拉到城中的一座军营里暂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