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明显放了两封信,皇帝先看了那份薄一点的,只有三张纸,是齐李氏写的,多是写一些孩子的趣事,只在末尾写了让齐修远安心守边,注意安全。
皇帝心气顺了一些,这才像是家书的样子嘛,写孩子更能激起齐修远的父爱,也更能绑住他,皇帝对齐李氏的识时务很满意。
再拆开另一封足有六张纸的信,皇帝就抽了抽嘴角,要不是知道穆氏是齐浩然的妻子,光看这信的厚度,他还以为混了呢。
拆开信一看,皇帝再不怀疑,这人的确是齐浩然的妻子,因为她通篇都在写齐浩然在荆湖南路如何危险,如何艰苦,好似她亲眼所见一样,目的只有一个,让齐修远赶紧派人去救人。
皇后在一旁看到了笑道:“这穆氏倒是单纯得很,进宫后很少出门,出门也很少说话,没想到私底下却有些跋扈。”
“只怕是被齐李氏束缚着吧。”皇帝淡淡的将信重新折好。
皇后一想也是,那妯娌两个看着相处得还不错,在外的时候穆氏也全都是看李氏的意思行事。
“那这半封信是不是要扣下免得让齐将军心中不安。”
皇帝摇头,“为何要扣下虽说穆氏有些胡搅蛮缠,但齐修远很疼爱他这个弟弟,说不定还真的会为了他求朕派人去荆湖南路找人,到时候他有求于朕,也可以让他在北边多牵制袁将军。”
“他手上只有十五万人,和袁家军相差甚多,能牵制得住吗”皇后担忧的问道。
皇帝则笑道:“放心,若袁家军真要反,齐修远的军队纵然拦不住,但拖延一二是没问题的,信就这么给他们发出去吧。”
。。。
第514章 醒悟
手机阅读
可怜的皇帝,他不知道有反心的不是袁将军,而是齐修远。
袁将军虽然高傲,也时常不停皇帝的命令,但此人一心只想着收复河山,报效朝廷,名留青史,是一点造反的念头都没有。
但年轻气盛的齐修远却自有一番雄心,他表现得势弱,也愿意听皇上的号令,但却早几年就在准备造反的事了。
信发到各位将领的手里,众人心中先是一怒,然后就是无奈。
在外手握兵权的将领要把家眷留在京城,这一点他们可以理解,因为就是他们只怕也会这样做,因为放心不下,但要招进宫里住就过分了,这是有多不信任他们啊。
他们为国为君在前线冲锋陷阵,到头来却落得这么一个结果
但现在老娘和妻儿都握在皇帝手里,他们纵然心中生怒也无可奈何。
袁将军也怒,他老娘都六十多了,这个年纪最怕的就是惊怒和颠簸,皇帝这是想干什么
但再怒,此时金兵压境,他也不得不将全副身心放在战事上,但心中的悲苦压制到极致后难免生怨,袁将军第一次在面上对皇帝的行为表示了不满。
而齐修远收到信后,却是把李菁华的信来回看了两遍,然后面露微笑的摩挲了一下描写小宝的那张信纸,眼中带了些柔意。
荣轩见了安慰道:“孩子呆在皇宫里也好,浩然不是说有西夏兵早潜入大周了吗那些人若是潜入临安城,对各将领的家眷将是最大的威胁,他们在皇宫虽然做了人质,但安全上也更有保证。”
齐修远点头,“我知道,阿灵的信你看了吗”
荣轩笑了,颔首道:“看了,四奶奶很机警,这是在告诉我们此时不是时机。”
齐修远压下心中的躁动,点头,之前他和荣轩都心动了,因为这实在是很难得的机会,还是京中传来家眷进宫为质的消息齐修远才冷静下来。
心中虽对皇帝恼怒,却是再没举事的想法了。
此时,齐修远虽然想造反,但对那至高无上的权利还不是非它不可,因此在妻儿家人有危险的情况下,他还是可以放弃的。
如果当初不是圆慧信誓旦旦的说他将是下一代帝王,并且还是明君,齐修远只怕也不会起那样的心思,他纵然对大周不满,但最后只怕也只能走袁将军的老路,掌兵权,然后封侯,封妻荫子,所追求的也不过是名留青史。
也因为他是被人勾出的潜藏的野心,所以这份野心还不是非常的强烈,在需要取舍的时候,他虽然艰难痛苦,但依然会选择家人。
也亏得穆扬灵的信很快就到来,她的信写得直白,又有些幼稚和无理取闹,但熟知她性情和思维方式的齐修远和荣轩却很快领悟过来,穆扬灵是让他们静观其变,以待坐收渔翁之利。
齐修远心里这才好过一些。
荣轩一直旁观他的痛苦,直到他做出选择,看到他选择家人,荣轩既松了一口气,又有些失望。
失望在于他到底霸气不足,松一口气却是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