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抗日玫瑰第二部有声 > 第581部分(第2页)

第581部分(第2页)

张天正一下跪倒:“臣感谢皇上深体天下万民,臣必定竭尽所能节省钱财。”

蓝玫瑰也是人,她知道这个大明宫会是自己今后的家,当然也希望能越漂亮越好,她还没有修炼到抛却物资享受,无欲无求的地步。但理智告诉她,现在不能,战争没有结束,全国富裕的地方不多,贫穷的还是大多数,根据各省的调查报告,四川、贵州,等偏远地区还是会饿死人的。

蓝玫瑰这样建设长安,也有另一层意思,中国是农业国家,为什么是农业国家?那就是有着广大的农村和土地。并不是中国天生只适合当农业国家,分散小农经济,让中国成为一个农业国家。自己的出现,实现了科技腾飞,那中国为什么还是农业国家?

中国人口全算上,包括蒙古地区,人口都没有过亿,为什么不把中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家呢?就是有这个想法,蓝玫瑰下令,把州府军监撤消,成立一级行政区为省,而下面是市,然后是县,开始大力提倡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加强工业建设。

建设部不断批准工业项目建立,农村土地开始向庄园式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体系建立,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粮食从哪来呢?向周边地区要,有了工业品,还愁粮食吗?南沼和印度以及朝鲜未来的两块大陆,那里就是中华粮食供应基地,费巨资建立海军为什么?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长安总体图纸确定,长安城的城墙已然多处损毁,朱瑶虽然尽力修缮,但也不是太坚固,这样,蓝玫瑰下令,拆掉所有的城墙,长安将是中华帝国第一个没有城墙的大型城市,强大的中华军就是城墙。

长安城里的十万百姓几乎能劳动的,全部参加建设中。全国各地的建筑公司开进长安,第一个工程就是完成皇宫的围墙,不过不再是那么高,那么坚固,也充满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只是象征意义的三米高围墙,是青砖的,保留了大明宫原来的风貌。

丹风门前的丹凤大街,保留了它的原样,还略有拓宽,保证丹凤大街为二百米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广场,丹凤大街临近皇宫的广场定名为中华广场,五百米乘五百米的一个巨大广场,以皇宫为中心点,把周围分成四个大区,构成了长安城的核心区,东南为中华帝国行政区,以内阁政府大楼为中心,各部建立在其中。西南为长安币政府所在地区,以长安市政府为中心,各级机构在这一地区,东北部为市中心商业区和生活区,西北为学府教育区,这样的区域占居了方远十几里地方,在这一片区域内,建筑风格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进入这些地区的,必须是内阁批准的项目。

在这个核心区向外围,以核心区边界划出井字形,共计分出了长安市八个区,分别以命令为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八个字的区,地位等同于县级,设有区政府,皇宫即为大明宫的原来大小,属皇家禁区。其它地区统归长安市管理,核心区直属市政府,这样长安共分成了九个区,长安市辖九区四市十二个县。咸阳市、临潼市、蓝口市、甘亭市。

在完成长安城总建计划蓝图的同时,行政区域的管理权也确定下来,在一个月多的时间里,长安建设指挥部,日夜工作,最先开始的基础建设开工,对长安市外围八区建设并非由国家建设,而是全部进行间商业建设,只是开发建设,必须是经过规划局审批的建设。

在甘亭开建的大型项目,长安发电厂,也破土动工,长安到鄂州的铁路也同时开工,有了临安到建康的铁路建设经验,这条全程两千里的铁路,是交通部铁路建筑公司建设的,这是皇上亲自下旨建立的工程,交通部和铁路建设公司,把刚刚完工的临康路建设班子,原封不动的调往鄂州。

面对如此多的大型项目开建,中华帝国财政部已经是叫苦连天,就是把新上任的财政部长纪丛生弄死,他也弄不到这些钱,上报内阁,请救想办法。提出是否可以增加税率,向国民增加京城建设税和铁路税,这个提议刚刚提出来,立即遭到税务总局长齐康的拒绝,想加派赋税.让皇上下旨,内阁无权让税务局更改税率。

内阁把情况上报给蓝玫瑰后,蓝玫瑰批复的是暂缓执行,陆秀夫也没办法,皇上不同意,只能如实上报,长安的项目,财政部拿不出一分钱,其它专用款又不能动,大家都把眼光盯着长安,看着无所不能的皇上,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长安城皇宫的含元殿上,这是蓝玫瑰自己出资修复的第一座王殿,承建的是杨氏建筑公司,是杨亮节的建筑公司,原来的皇亲,现在的建筑业巨头,杨亮节绝对不是什么有良心的人,落井下石绝对的好手。谢堂、全道孝被杀,谢家和全家随着皇上的死,和太皇太后的自杀而一落千仗,杨亮节趁机吞并了谢家和全家的两大开发公司。用最低的价格,把临安两家得自皇家产业的地产,未完成的项目全部吞下。

两家的后人耽心被诛连,需要钱上下打点,也准备一旦被流放手里有资本,这样急于出手,便宜了杨亮节。可是两家最后白担心了,蓝玫瑰并没有搞诛连,虽然大批人员死在了卢沙武的刀下,但吕天成并没杀他们,所以延续下去,却再也难起来。

杨亮节一跃成最大的建筑开发商和建筑商。蓝玫瑰觉得把杨淑妃,一人留在临安太寂寞,再说一个皇宫,蓝玫瑰也没人弄,就把杨淑妃带到了长安。当杨亮节知道蓝玫瑰想修复大明宫的时候,主动找上了妹妹,答应为皇上修复大明宫。

杨亮节想讨好蓝玫瑰,本想免费修复的,让皇上欠他一个人情。可是当知道大明宫的规模后,没吓死。把杨亮节的全部资产卖掉也不够,最后答应只收成本费用,蓝玫瑰不想用,大的财团可以控制政府运作,这是后世的经验。

杨亮节是借机会发财的,而他所得大部分是皇家产业。当面对蓝玫瑰的时候,杨亮节才知道,这个昔日的蓝元帅,已不是他可以抗衡的。当年没有余地,现在更没有,在蓝玫瑰面前,杨亮节没把全部财产全贡献已经不错了。

最后得到了一道圣旨,由杨氏建筑公司承建大明宫。胆战心惊的杨亮节,连钱字都不敢提,迅速派进了最好的建筑队,开始施工。但是他这个行动,立即就有了回报。长安市长关克强,看在这点上,给了杨亮节两个项目,同时批给他一块土地开发权,这让杨亮节立即发现投靠皇上的好处。用日夜不停工的方式,最快完成大明宫含元殿,这个最大项目主殿建筑。今天蓝玫瑰就在这个还散发着油漆和木质味道的大殿,招开了这个全国大商家会议。这个会议通知,是和军令会议通知一同发出的。

皇上在新都城召集天下有名的商家共同议事,先别说这份荣耀,让接到通知的快马加鞭,就是抗旨不遵也能要了他们的命。虽然中华朝规定商人和士大夫文人一样,没有高低之分,但是面对皇帝,他们全都变得一文不值。家财万贯又怎么样?势力再大又怎么样?这一次通知是商业部下发的,资产够一定数量的商家,在中华帝国注册的商家、企业主,都有通知。

在会议的前一天,这些人就明白,蓝玫瑰通知他们来干什么。因为这些手眼通天,消息灵通的大商人,控制着中华帝国近一半的财富。杨亮节免费为皇上修复皇宫这件事,怎么可能瞒住人?何况为了抬高身份,杨亮节顾意向外透露,以显示他和皇上的关系,多么的被宠。像这样大的事情,哪能不风传?

各路大商家和世家大族,立即明白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也不过就是筹集钱而已。看来这回得大出血,建造一个皇宫,那得多少钱?建一座都城,那得多少钱?

江南四大商家派出的可是家主,这关系到家族的未来。中华帝国的皇帝,可不同于以往的皇帝。她并不贪婪,也不刻薄,能合理的处理问题。并没有使用皇权霸占任何人的财产,可是他们同时也都明白,这个千古绝无的女皇帝,比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厉害。想弄你,不但能达到目的,还会让你有苦说不出。

当初商业部海外商路开拓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