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忽必烈使劲的喊道,可是他身体虚弱,喊不出太大声音,连连喘气。好半天说道:“立即把南妃给朕找来,要是有什么差错,我把你们全都杀了。”
这些大臣都是一哆嗪,心理暗自庆幸,还是金真太子有先见之明,要是真的杀了这个南妃,太子当然不会有事,可是这些人就不一定了。金真还想说什么,跪在一边的王洵一拉金真的衣袖,金真的话咽了回去。
时间不长,在外面南宫蕊跑进来,哭得是梨花带雨,扑到忽必烈怀里痛哭:“大汗,皇上,你可醒了,担心死臣妾了。”
忽必烈看到南妃哭得可怜,心头又是火起:“好了,别哭了,朕不是已经好了吗?说,是不是他们欺负你了?”
忽必烈用手一指包括太子在内的一干大臣。这一下可是把这些人吓得半死,这些天把南宫蕊关起来,虽然说不上有什么虐待,可是粗茶淡饭,还要遭到太监宫女的冷言冷语,皇后也是恨不得杀了这个小妖精。南宫蕊对这些倒是不在乎,进大都皇宫那天,就做好死的准备。可是自己的失误,让徽州军进入两难的境地。在金真太子的管理下,蒙古有了稳定的迹象。南宫蕊出不去,不知道详细消息,可是大都皇宫里可不是南宫蕊一个人,她还是能知道一些消息的,从心里盼望忽必烈能醒过来。
这些大臣看到忽必烈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南妃,听到这样的问话,哪能不恐惧。一起偷看南宫蕊,就连金真都看着南宫蕊,心理很是紧张。南宫蕊说道:“没有,他们对我很好,都是我不好,没有照顾好皇上。太子看我照顾你辛苦,才让我休息去的。皇上,太子有病,你就让他起来吧。”
忽必烈是什么人?问出这话的时候心理也很紧张,他很在乎南宫蕊,不想她受到伤害,因此才有一问。问出后又很后悔,忽必列还是非常喜爱这个儿子的,也不想责罚太子。生怕南宫蕊说出什么,要是不处罚,又怕南宫蕊不高兴,处罚又不想。听到南宫蕊的话,松口气,以忽必烈的头脑,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感激南宫蕊会来事。连忙说道:“那就好,你们退下吧,有南妃服侍朕就行了。”
金真看向南宫蕊,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南妃会维护他,这不是报仇和出气的好时机吗?不过心里还是有些感激南宫蕊的,正好南宫蕊也看向金真,报以一个微笑。好像是让他放心样的微笑,也带着一部分关心的表情。这个笑容和表情,让金真呆一呆,叩拜之后和众大臣离开。
南宫蕊让所有人下去,亲自喂忽必烈喝粥,看到南宫蕊哪略显憔悴的脸,喝饱的忽必烈出口气说道:“为什么维护他们?”
南宫蕊知道不可能瞒住忽必烈,眼里带泪的说道:“皇上,臣妾已经说过你的,可是你不听,如果有什么不测,我罪该万死,太子没有说错,我罪有应得,怎么会怪罪太子呢?再说我也希望你们父子和睦。因为大元朝不能没有你,太子孝顺,只是……”
听到南宫蕊善解人意的话,忽必烈心里暖呼呼的,看到南宫蕊不说了,就问道:“只是什么?”
南宫蕊说道:“后宫不许干政,臣妾不敢说。”
忽必烈可能是真的睡过头了,刚刚苏醒,又刚吃饱,精神真的不错。连忙说道:“没有那些汉人的臭规矩,你尽管说。”
南宫蕊故意沉吟半天说道:“太子是孝顺,毕竟太年轻了,那些大臣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汉臣,你昏睡不醒,他们让太子撤军,把两淮地区全部让给了蓝玫瑰,蒙古军已经退到黄河岸边了。听说连陕西也没有了,我怕真的失去你。”
忽必烈大吃一惊,他已经知道自己昏睡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想到两淮没有了,陕西也没有了一半。四川也被攻占大部分。要是自己不在了,天下还不得马上没有啊?这些大臣就是该死,竟然怂恿太子退兵,懦弱的汉人就是这样,他们丢掉了汉人的江山,现在也想让大元朝丢掉江山吗?脸色阴沉的好半天搂过来南宫蕊说道:“别担心,只要朕在,很快就会夺回这些地方。”
南宫蕊笑着陪忽必烈倒下休息,忽必烈毕竟不是真的休息好了,要不是一国之君,有着无比的条件,恐怕几条命也早就息了。躺下后想到的是明天朝会,一定要发兵夺回这些对方,因为蒙古铁骑是成吉思汗的后人,一定要征服天下。很久的时间,忽必烈才睡着。一直装睡的南宫蕊睁开眼睛,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盼云姐,王爷,我在努力。”
第二天一早,精神不错的忽必烈上朝,他没有听太子得解释,把太子狠狠的训斥一顿。立即要求阿合马准备钱粮,尽起黄河以北的兵力,南渡黄河。任命嘎尔迪亲王为总元帅,过黄河进入开封,指挥所有黄河以南的兵力,把在黄河以北的兵力全部渡过黄河,这些部队中有十五万蒙古骑兵。集中全部兵力,共计七十四万。接连调换了各军主帅,准备和蓝玫瑰决战。
停战刚刚没几天时间,中原地区的大战再次爆发。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181章 情报(一)
“报告”参谋进来,递给蓝玫瑰一份情报,接过这份情报,蓝玫瑰立即皱起眉头,这是在大都方向传回来的情报,忽必烈尽起河北的军队,以嘎尔迪亲王为总元帅,指挥所有的蒙古军,准备与华夏军进行决战。
让蓝玫瑰皱眉的原因不是七十多万军队,也不是蒙古的决战,是因为这个主帅。嘎尔迪是拖雷的弟弟,蒙哥的叔叔,是蒙古不多的老将,在忽必烈来说,嘎尔迪算是爷爷辈的人物,此人能征惯战,诡计多端,善使谋略,绝对不是一勇之夫,因为他的年纪大,辈分高,战功大,忽必烈对他也是十分恭敬,不是太敢违背他的意思。
嘎尔迪在征战波斯的时候受伤,退出军旅,再没有参加过任何战争,这一次被请出来担任总元帅,看来忽必烈是真的急了。嘎尔迪的威名绝对不是凭空得来的,后世对此人的记载不多,只是知道是一个屠夫,在中东地区制造了无数次屠城隆案,有一次在伊斯卡玛城,杀死了全城一万六千多口人,整个城里鸡犬不留。硬是把一个美丽的小城变成死城,最后一把火把这个城市变成废墟。
这一仗之后,嘎尔迪的威名响彻中东,小儿止啼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威慑力。让蒙古军在以后的进兵中十分顺利,几乎是没有抵抗的地方,因为抵抗越狠,杀戮越是严重。当初蒙古对南宋的战争,就是这个战木,弄得蒙古占领区十室九空,人烟稀少。
忽必烈感到了这样不利于他的长久统治,才接受汉臣的意见,逐步改变思想,采取怀柔政策,安抚以后的占领区。蒙古征战日本失败,正是嘎尔迪养伤的时间,可是接连两次失败,嘎尔迪都没赶上,让他十分恼火。
对南宋的战争,嘎尔迪不感兴趣,因为宋人太弱,提不起他的兴趣,因此也就没有参与,接连的失败让嘎尔迪震怒,这一次忽必烈昏迷,金真太子掌权,接受汉人思想的金真,更不会启用这个屠夫称号的祖爷爷。
忽必烈清醒后,感到事态严重,因为两淮地区的丢失,四川大部分丢失,关中地区让给商洛军,这些地方的失去,蒙古更加困难,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