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刘辩拍了一下桌子,吓了众人一跳。
&esp;&esp;不少官员侧目,最终还是收回了视线。
&esp;&esp;这种大佬级别的事情,最好不要乱掺合,看一眼都不行。
&esp;&esp;惹祸上身啊!
&esp;&esp;“朕就一个儿子,太傅说再议,是何意?”
&esp;&esp;“臣……”
&esp;&esp;袁槐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esp;&esp;他只是想告诉刘辩,在做决定之前,尊重一下他,仅此而已。
&esp;&esp;“立太子一事,就这么定下了,太傅以为如何?”
&esp;&esp;袁槐喉咙咕噜一下,很不舒服。
&esp;&esp;他很想说一句“陛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心中的骄傲阻止了他。
&esp;&esp;“陛下还是太着急了。”
&esp;&esp;袁槐似乎意有所指。
&esp;&esp;这个年代的孩子,存活率非常低。
&esp;&esp;汉灵帝就是如此,生下几个孩子,都夭折了。
&esp;&esp;后来何皇后生了刘辩,寄住在史道人家中,这才得以存活。
&esp;&esp;皇家尚且如此,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esp;&esp;因此,袁槐的话,得到了三公的认同,但是所有人都不敢说出口!
&esp;&esp;很遭忌讳。
&esp;&esp;“今日,太傅就给朕一个准话,到底行不行,不要给朕其他废话。”
&esp;&esp;袁槐看了在场的三公一眼,眼神仿佛在说:
&esp;&esp;陛下今日能够逼迫老夫,明日就能欺压尔等!
&esp;&esp;在这一方面,群臣的立场是一致的。
&esp;&esp;司徒王允是支持刘辩的,因此他根本不想站出来。
&esp;&esp;而太尉杨彪,不发表任何看法。
&esp;&esp;这老小子沉得住气。
&esp;&esp;于是,皇甫嵩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道:“陛下,太子之事,您可一言而决!只是,民间多疾苦,皇家亦然,如今皇长子年幼,心性未可知,又何必急于此事。”
&esp;&esp;若是刘民是痴呆儿,或者残暴等等,就不能立为太子。
&esp;&esp;如果仅仅是一个袁槐,刘辩自然可以压制,可是加上皇甫嵩就不一样了。
&esp;&esp;皇甫嵩是平定黄巾的功臣!
&esp;&esp;袁槐偷偷地松了一口气,皇甫嵩帮他说话,可算是稳了。
&esp;&esp;大家都是臣子,一损俱损。
&esp;&esp;若是当朝太傅都被皇权踩在脚下,以后三公也会卑微到骨子里。
&esp;&esp;纵然袁槐有小错,其他大臣也只能站在他这一边。
&esp;&esp;群臣,也是需要抱团取暖的。
&esp;&esp;刘辩总算是看清楚了这一点,不过他目前没有具体的办法。
&esp;&esp;当年党锢之祸,死了不少人,可是这种事,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