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这个书生有点凶主角底细 >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罪状(第2页)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罪状(第2页)

这似乎,单文柏有些不满地问李彧,王翰采究竟犯了什么法,要将他关押起来。

李彧有些疲惫地打了个哈欠后,将高公公唤到了近前。

“高公公,给大家念念吧!”

高公公领旨之后,立刻从怀中摸出了一份奏折。

“元熙十一年,黄河在河南境内决堤,经查,乃是三年前修建堤坝之时偷工减料,致使原本至少能抵御黄河十年之久的大堤不到三年便被冲毁,两岸数千房屋被冲毁,数以万计百姓死于这次决堤,之后又有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后朝廷拨银一百万两,用于修堤赈灾。其中四十万用于修堤,二十万用于重建,三十万用于赈灾。三个月后,朝廷再次拨银三十万两用于修堤。但实际上,工部用于修堤的银子不超过八万两,用于重建的银子大约为五万两,剩下的银子都由王翰采自行分配!算上三年之前的那次修堤,两次总计白银一百二十余万两!”

“元熙十年,工部在为前线将士制作甲胄和冬衣的时候,并未按照朝廷的要求使用最好的材料,而是以次充好,这也导致了那年冬天北方有上千的将士被冻死!至于那些甲胄,除了因为材料的原因导致其防御严重不足外,做工也十分粗糙,使得前线的将士怨声载道。杜和安得知此事后大怒,后来又上奏朝廷拨了一笔银子,是杜和安亲自盯着完成的!而王翰采从中获利四十余万两!”

“元熙九年,朝廷重修寿康宫,朝廷总共拨银三十万两,但实际上工部只用了少量的银子,因为王翰采请的都是跟朝廷合作的工匠,他们为了能跟朝廷合作,便利用这个机会向王翰采示好。所以,朝廷拨的这三十万两几乎都在王翰采的手里。”

……

随着这一桩桩案子从高公公的口中说出,单文柏他们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了。

在高公公将王翰采的这九大罪状公开之后,下面的百官都是一片哗然。

特别是高公公每念一条罪状,都伴随着大梁的证据。

特别是在这些罪状之中,还不包括像是拖欠刘伯砖石银子、唆使手下打伤刘伯这样的“小案子”。

倒不是说这样的“小案子”没有证据,只是陈安晏他们都知道,这样的“小案子”跟上面的九大罪状相比,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按照这上面的数字,之前的就不说了,自从王翰采担任工部侍郎之后,他贪墨的银子已经高达六百余万两。

对此,经过昨晚的连夜审讯,工部的其他官员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账本来看,工部的其他官员总共拿了七十余万两,其他银子都被王翰采拿走了。

除此之外,他们也交代了之前为西城兵马司制造的水车是王翰采授意他们在上面做了手脚,为的就是要整陈安晏。

而在这些案子之中,也包括了一些王翰采为他儿子王奕川使用的一些手段。

在过去的这“京城四少”之中,单修最为霸道,但要说道阴险,就数王奕川了。

这王奕川并没有随了他父亲暴躁的性格,行事十分狡诈。

在过去这些年里,他也一直在替单修出谋划策。

不过,他也并非完全以单修马首是瞻,其中,他也多次为了对付跟自己作对的人,故意设计让单修介入。

在他的煽风点火之下,以单修的性格,杀人放火不过是家常便饭,而王翰采子报仇之后,甚至还能置身于世外,这便是他的高明之处。

不过,在这些年里,他还是有过一些麻烦。

比如在强抢民女之后,没有处理干净,这些事只能由王翰采去替他收尾。

所以,实际上死在王奕川手上的人,跟单修相比已不遑多让。

而昨晚李彧除了派人封锁了工部之外,也同样派人封锁了王翰采的宅邸。

经过仔细搜查,找到了不少证据。

也就是说,王翰采所犯之案绝不止这么多,但至少列出的这九大罪状,都有证据。

另外,李彧还表示,王翰采的其他罪状都还在审查之中,或许用不了几日,这九大罪状就会变成十大罪状,甚至是二十大罪状!

到了这个时候,今日早朝议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