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都压根没有提前准备,否则不至于这么仓促。
而陪葬帝陵的话,就没有那么多说的了。
反正现在帝陵的大体结构已经修建完成,只要再抓紧将一间耳室精修出来,郑成功的棺木就可以向入土了。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陪葬帝陵的殊荣!
这种殊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唯有和皇帝足够亲近的心腹臣子,并且还得立下足够的功劳,才能得到陪葬帝陵的待遇。
毕竟,陪葬帝陵那可是在蹭皇家的风水。
除此之外,朱宏煜还准备亲自为郑成功写一对挽联,以做悼念之用。
朱宏煜命人取来了纸笔,沾满了墨水,然后开始书写。
上联:半生飘零,忠孝难全,唯见碧血丹心日月高悬!
下联:一生征战,山河破碎,却有铁骨铮铮擎天架海!
横批:英魂永存。
写罢之后,朱宏煜搁下了手中的毛笔,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
脸上是难言的疲惫!
此时的他,不光是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是心理上感觉很累。
……
由于有电报的存在,郑成功病故的消息当天便传到了郑经手上。
在接到南京传来的电报之时,郑经起初是不敢置信的。
但等他确定事情属实之后,当即便抛下了手头的事情,带着自己的随从轻装启程,一路要返回南京奔丧。
自大员出发,先是走海路北上至长江口,然后转走长江航道,一路向西。
只用了十余日的的功夫,郑经便返回了南京城。
随着郑经返回,郑成功的治丧也是正式开始。
延平王府内外悬挂着白帆白灯笼,中门大开以供前来吊唁的人进出。
巨大的奠字被张贴的当初都是!
朝中文武,勋贵,以及大量的郑成功的旧部,都来到灵前上香。
很多人都是哭的泣不成声。
就连朱宏煜也是亲自出面,为郑成功上香,并送上了他亲自书写的挽联。
治丧和吊唁持续了三日,三日之后,便是发丧的日子。
这一天,南京城的朱雀大街被清空。
送葬的队伍走出了延平王府,然后一路向着南京城外而去。
一位亲王的葬礼,排场是很惊人的。
在郑成功的葬礼上,朱宏煜全程在场。
甚至在抬棺的时候,朱宏煜也有参与,虽然他没有抬全程,只是在起棺的时候搭了把手,出了王府他便不管了!
但也算是给足了郑成功殊荣!
皇帝抬棺这种事情,有史以来也没有发生过几次。
送葬的队伍离开了南京城,来到了南京城外,前往了紫金山皇陵。
大明太祖皇帝的孝陵便在紫金山之中。
朱宏煜便也将自己的帝陵选址定在了紫金山。
距离孝陵并不远!
正如同燕京的天寿山十三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