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选手纷纷施展出各种拿手的弦律,“聚光术”、“凝露诀”、“沃土咒”、“催生术”……光华闪烁,能量波动不息,努力维持着自己那片小生态园的平衡。
而张亮,却显得格外“安静”。他没有使用那么多花哨的复合弦印,只是偶尔伸出手指,在虚空中轻轻点拨,如同在弹奏一架无形的钢琴。每一次点拨,都精准地落在整个能量场最关键的“节点”上。他引动的能量波动极其微弱,却效果惊人!
他构建的那片微型生态园,光照均匀柔和如同晨曦,水汽凝结成的露珠圆润剔透,土壤呈现出健康的团粒结构,几株用于测试的“荧光草”和“速生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茁壮成长,叶片饱满,荧光流转,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共生关系。整个生态园散发出的生机盎然的气息,远远超过了其他选手的作品。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考核时间即将结束时,赛场一侧用于模拟外部干扰的能量紊乱发生器突然启动,一股混乱的能量流冲向各个生态园。其他选手的生态园顿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枯萎、凋零迹象,手忙脚乱地试图补救。
而张亮的生态园,只是微微荡漾了一下,那几株植物叶片上的荧光闪烁片刻,便迅速恢复了稳定,仿佛那股紊乱能量只是拂过水面的微风,未能撼动其根本!
“自适应调节!他构建的生态体系,竟然具备了初步的自适应调节能力!”一位来自区教育署的老专家猛地站起身,失声惊呼,“这……这需要对生态链和弦律干涉有着入微级的理解才能做到!这真的是一个小学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吗?”
实践考核,张亮再次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夺得头名!
连续两项碾压式的胜利,已经彻底征服了在场的绝大多数人。之前所有的质疑和嘲讽,此刻都化为了震惊和叹服。观众席上,来自崇山脚下村庄的人们,尤其是赵大山一家和彩琴,激动得热泪盈眶,与有荣焉。
最后一项“团队课题解决”,本应是毕业组的团队项目,但崇山小学只有张亮一人。组委会经过紧急商议,决定破例允许张亮独立完成团队课题。
课题是:“优化‘叠田术’能量损耗模型,并提出至少一种可行的增效方案。”
“叠田术”乃是小学阶段最高深的弦律应用之一,涉及空间初步折叠,能量损耗一直是制约其普及和效果的难题。
其他学校的团队,立刻围拢在一起,激烈讨论,尝试构建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弦律组合方案。
张亮依旧独自一人。他站在赛场中央,闭目沉思。脑海中,六年级教材关于叠田术的原理、郭老师传授的经验、阅览室里那些前辈的手札、以及来自地球的关于空间和能量的种种理论……如同无数流光飞舞,相互碰撞、融合。
突然,他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他没有去构建复杂的模型,而是直接走到提供的演示用“叠田法阵”前。这是一个简化版的法阵,只能将一平方米的土地空间延展至一点二平方米左右,且能量损耗率高达百分之三十。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张亮双手缓缓抬起,十指如同穿花蝴蝶般舞动,结出一个极其繁复、甚至带着一丝古朴意味的弦印!这个弦印,并非六年级教材所载,其复杂程度,让几位校长都皱起了眉头。
同时,他口中吟诵出一段低沉而古老的“律言”,音节古怪,仿佛与整个空间的底层规则产生了共鸣!
嗡——!
随着他最后一个音节落下,那演示法阵中央的空间,仿佛水波般荡漾起来!原本清晰的法阵纹路变得有些模糊,而法阵笼罩的那一平方米土地,给人的空间感却在诡异地扩大!
旁边的能量监测仪数值疯狂跳动,然后在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低点稳定下来!
负责监测的考官声音颤抖地宣布:“崇……崇山小学,张亮!叠田法阵,实际延展面积……一点五平方米!能量损耗率……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
礼堂内瞬间炸开了锅!这已经不是优化了,这简直是颠覆!将能量损耗从百分之三十降低到百分之五,延展面积还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这其中的技术突破,价值无可估量!
“天才!真正的天才!”
“他刚才用的弦印和律言……好像蕴含了一些失传的古法?”
“此子未来不可限量!”
惊叹声、赞美声此起彼伏。盘道小学的师生们,此刻已是面如死灰,彻底失去了所有斗志。柳明失魂落魄地坐在那里,喃喃道:“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毕业终极组,三项考核,张亮以绝对的优势,包揽所有第一!以一人之力,碾压了其他四校的精英团队!为崇山小学夺得了含金量最高的毕业组团体总冠军和个人全能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