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笔趣阁 > 第376章 太上皇的最后愿望(第3页)

第376章 太上皇的最后愿望(第3页)

随着后续试验的进行,新的实验性船只一艘一艘的被打造出来,渐渐的就积累出了这样一支规模在二十艘上下的内河船队。鷦

原本这样一支船队是掌握在航海监的手中,但是后来前长缨军首席技师兰振在郭戎的引导之下开始研究蒸汽机,并且被太上皇派回的长安,专门成立了蒸汽机的研发部门。

因为煤炭的大量使用,朝廷科技监的设立,大唐的冶炼技术突飞猛进,由此反向推动了兰振主导下蒸汽机的研究和发展。

在冶炼和锻造技术的支持下,使用了包括从安南弄来的天然橡胶在内各种新式材料的试验之后,在兰振团队接近两年的不懈努力之下,蒸汽机从从理论进入了实际阶段。

动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显然要碾压水利和风力,除了小规模投入到了府谷煤矿和长安城以北的冶炼基地之外,兰振还试图将蒸汽机和运输工具集合在一起。

然而,几经实验之后,过大的噪声,过大的体积的副作用下,兰振不得不宣布在陆地上的实验失败,然而陆地上无法承担这样的重量和体积,但是在水面上的船只上呢?

然后兰振就打上了航海监手中在渭水上的这支船队的主意,经过留守长安的李纯的支持之后,少量的蒸汽机配合螺旋桨被装备到了试验船的船只之上。

虽然因为在研究螺旋桨放置位置的时候,不小心砸碎了第一船的龙骨,第二艘船则直接意外沉默,一度让航海监对兰振是恨之入骨。鷦

好在,兰振的试验得到了太上皇和彼时留守长安的李纯的支持,在第三艘的实验上取得了成功,在沿着渭水溯流而上的时候,在蒸汽机的作用之下,一天最多可以行进六十里到八十里。

虽然不多,但是已经远远的碾压了陆路行军的速度,再加上船只可以承载的士卒和物资的重量,其意义不言而喻。

只不过,渭水的水情和大海毕竟不同,在海船和蒸汽机结合的试验船完成之前,都只是在航海监的这支渭水船队上进行了装备,并没有大规模扩展。

在太上皇率军出征陈仓之前,已经有十艘实验性船只安装了螺旋桨、船舵和蒸汽机。

然后这支船队的管辖权从禁军直接转移到了皇帝的手中,为了防止暴露,兰苗团队甚至都被转移到了这支船队驻扎的底单眉县。

在从长安往陈仓进军的途中,享受过这支船队的便利之后,裴植就一直惦记上了这支船队。

裴植和羽林军的参谋们敢于在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提前出击,还能有六成胜率就是因为这支被严格保密的船队。鷦

虽然只是实验阶段,虽然所有的东西还不够完备,虽然只有这些简易版本的蒸汽机还故障频发,虽然这种实验性的蒸汽机也只有十艘,剩余的船只需要他们的拖拽,但是这依旧从而使得整支船队的机动能力和航速大幅度提升。

有了这样一支船队,不仅行军速度大幅度提升,可以携带的装备和物资也大幅度提升。

在这些装备了蒸汽机的的实验性海船组成的内河船队的支持之下,一天半的时间,水陆并进一万五千人的羽林军,携带着整整一百二十架八牛弩,抢在吐蕃、剑南、南诏联军之前一天,在陈仓上游约六十里的渭水河畔顺利登陆。

登陆之后,顾不得其他因素,在张取义、裴植的以及各级军校的指挥之下,羽林军开始将所携带的军械和辎重卸下、搬运,并且开始沿着陈仓道出口,开始悄无声息的布置战场。

忙碌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天亮,羽林军预设的阵地已经初具规模。

而这时候,率领羽林军侦察营出击了整整三天的羽林军侦察营郎将德刚匆匆返回,而且带来的确定的三条消息:

第一、剑南西(东)川节度使刘辟带领剑南道藩镇兵叛乱,大散关也是因此失守。鷦

第二、除了第一批进入大散关的兵马之后,反唐联军后续还有十万以上的援兵抵达。

第三、经历了右卫的殊死阻击损失惨重的反唐联军近八万兵马,今天夜间将抵达羽林军预设的战场。

收到了德刚亲自带回的消息之后,张取义、裴植立刻召集了所有军校参会。

而羽林军的预设阵地之上,一套金黄色的甲胄在夕阳的余晖中熠熠生辉,看到这套金甲的一瞬间,羽林军的所有将士瞬间沸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