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林志宁上下打量自己,满脸的兴奋之色,李书文也没有意外,他走南闯北多年,不知道他的武林人士极少,哪一个不想要他指点一番,或者切磋较技。
而他也在打量着林志宁,除了惊讶与林志宁的年轻之外,对于林志宁的武功,他倒是很满意。
武功到他的境界,自然知道林志宁是以何种势来突破化劲的。林志宁站在那里,就仿佛一轮初升的朝阳,堂皇正大,充满勃勃生机。显然是通过泰山日出,将朝阳的意境化入武学。
“形意八卦门下,林志宁见过李师兄。”林志宁看着李书文,见礼道。
“哦,你就是林志宁。那你可知道,最近江湖上有一个“青衣阎罗”的人。”李书文没想到林志宁倒还是位“名人”,问道。
“青衣阎罗”?林志宁听到这个名号,哪还不知道是在说自己。虽然不喜欢这个称呼,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被别人冠上这么个名号,但是自己一贯穿着青衣,此时李书文这般说,肯定就是自己疯狂扫寨,那些幸存或者还没被扫的人,给自己取了这么个名号。
当即,他就认定李书文是为那些人报复而来,傲然说道:“如果李道友所说的“青衣阎罗”,是扫灭山东盗匪山寨的,那便是某了。”
李书文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而且极重武德。他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
“是你便好,你能领悟如此意境,看来也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但是你残忍嗜杀,下手不问青红皂白,不留情面,我也不能不闻不问。咱俩较量一番,不论胜负,过后我便不再过问此事,请吧。”李书文说着,将扛在肩上的大枪插在地上。
心知这一战,无论如何都不容躲避,而且他也想要同这个世界的巅峰战力教练一番,所以并不开声反驳,只是点点头,做好准备。
林志宁见他貌不惊人、瘦小枯干,随意的站在那里,却是气势逼人,而且本身他的技艺非凡,不由的加了几分小心,面色凝重起来。
第四十一章两人切磋
李书文能感觉到,林志宁并不是刚刚破入化劲那么简单,冥冥中似乎有一只眼睛不断扫视着自己,观察着自己的破绽。
以他的修为,当然知道这不是有人埋伏自己,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识过不少奇人异事,但是能够瞒过他,还能窥视与他,他自信没有一人能够做到。
那么出现这种情形,就只有两种解释,或者林志宁另有手段,或者他天生灵觉惊人,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都令他极为惊喜。
他与武学的痴迷,当世也难有人及,林志宁虽然拳法比不上他,但也是一位难得的好对手。
而他在林志宁的感觉中,好像渐渐是这泰山峰顶突然变作广袤的平原,而自己面前矮小的李书文却是这平原上直插天际的山峰。
时间越久,林志宁感觉越加深刻,让他自己也不由得提起全身气势与之相抗衡。
虽然他刚刚有所感悟,还理解的并不十分深刻,但是依旧暂时抵挡住了李书文的气势,他好像化身一轮红日,散发着光芒和炙热。
李书文心里满意的点点头,他生性好武,又喜与人较量,林志宁的应对在他看来,虽然稍显稚嫩,但是已经难能可贵了。
虽然还不确定,但是知道林志宁能够领悟这种意境,显然并不是自己臆想的奸恶之徒,所以他也并不像要毁了林志宁的前路。
气势比拼一触即收,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比试拳脚功夫,看看这个年轻人手底下的功夫到底如何。
其实林志宁虽然精粹或许比不上李书文,但论及广袤悠远,他还是稍占上风,所以两人继续比试气势,未见得就会输了,但是他跟李书文无冤无仇,却也用不着生死相搏,见他收敛气息,也顺势敛息待发。
两人都是高手,若是小心寻找破绽,那么他们在这泰山峰顶转上几天几夜,也难以找到出手良机。所以他二人对视一眼,毫不犹豫的各自使出招法。
李书文脚下一跺,径直一拳捣向林志宁心窝,手臂如同一条大枪,不断细微调整方位变化,迅猛暴烈,好似要一招取林志宁性命一般。
林志宁也想要试试李书文的功力如何,拉开架势,一招虎炮拳直击李书文脑袋,形意炮拳如火,虎形最勇,这一相合,也是又快又猛,好似出手不留情面。
单看两人这一试探,好像两人有什么深仇大恨,竟然不死不休,都采取两半俱伤的打法。
须臾,“轰隆隆”一声惨烈的响声从两人交手之间响起,坚硬的山石上瞬间留下两排清晰的脚印,两人中间的地上,已是碎石满地。
两人交手的余波都厉害若斯,可见他们两人承受了什么样的攻势。
然而这一试探,两人都没占到便宜,林志宁同李书文各退了三步才站稳,也顺势化解了对方的劲力。
李书文双眼一亮,他本身就是力大无穷,加上修习武学之后,一身力气增长的更加厉害,尤其到他这种修为,一招一式能将全身力道一起打出来,虽然他有所保留,但是林志宁能够他互拼个平手,可见这个对手实在不凡,能够跟他多切磋几招。
而林志宁也放下心来,虽然他内家拳法修行比不上李书文,但是先天素质也保证了他并不会很快败下阵来,这样一位对手,才能起到磨练武学的作用。
“哈哈,好,再来。”李书文爽朗的笑着,疾步上前,手肘脚膝头肩各处仿佛都是锋锐的大枪,疾风骤雨一般攻向林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