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舒看在眼里,却明白这只是宫闱争宠的序幕。虽然今日三人相处还算和睦,但随着时间推移,争斗必将加剧。她作为资格最老的妃子,既要维护自己的地位,也要为儿子赢驷铺路,更要守护变法成果,责任重大。
正思索间,一名侍卫匆匆而来:";陛下,太子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嬴渠梁神色一凛:";宣。";
不一会儿,赢驷大步走来,行礼后,低声道:";父王,西境急报,韩国联合魏国,集结大军,欲报西山之战的一箭之仇。边境告急。";
嬴渠梁面色一沉:";果然如此。早就听闻韩魏两国不服上次战败,欲图东山再起。具体情况如何?";
赢驷回答:";据密探回报,韩魏联军约有七万人,已经开始向我边境集结。我方边军三万人,正在紧急备战。商君建议,立即增派两万精兵前往支援,同时派使者前往韩魏两国,警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嬴渠梁当机立断:";就依商君之见。你亲自统领增援部队,务必守住边境。同时,派密探查明韩魏两国的真实意图,是虚张声势还是真要开战。";
赢驷郑重应诺:";儿臣遵命。";
眼见欢宴被打断,梓萱不禁撅起嘴,显得有些失落。嬿筠则神色凝重,似乎在思考什么。
魏舒上前一步:";陛下,臣妾有一建议。";
嬴渠梁示意她说下去。
";韩魏两国此举,很可能是因甘龙案受挫,恼羞成怒。我们可以派使者前往,表示愿意和平共处,同时严正警告,若贸然开战,后果自负。";魏舒冷静分析道。
嬴渠梁点头赞许:";爱妃所言极是。朕会派最擅长外交的使者前往,既表诚意,又不失威严。";
赢驷看了母亲一眼,心中感激。魏舒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示意他不必多言。
嬴渠梁起身道:";今日宴会到此为止。太子,速去准备,明日出发。诸位爱妃,先行退下,朕要去见商君,商议军国大事。";
众人应诺退下。在回宫的路上,梓萱挽着魏舒的手臂,天真地问:";夫人,陛下为何突然变得如此严肃?不过是边境小事,至于如此紧张吗?";
魏舒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公主初来乍到,还不了解我秦国处境。秦国虽经变法强盛,但六国环伺,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重创。国家安危,重于泰山。";
嬿筠在一旁若有所思地说:";秦国虽强,但孤立无援,确实处境艰难。若能与他国结盟,或可缓解压力。";
魏舒眼中闪过一丝警觉,笑道:";话虽如此,但盟约常变,唯有自强不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我秦国变法的根本目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嬿筠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不再多言。
回到寝宫后,魏舒遣散侍女,独自思索今日所见所闻。她隐约感到,嬿筠不只是一个来争宠的妃子,或许还肩负着楚国的某种使命。而梓萱虽然单纯,但其活泼可爱的性格确实得嬴渠梁欢心,不容小觑。
门外传来脚步声,赢驷轻轻敲门:";母亲,是我。";
魏舒打开门,赢驷快步进入,脸色凝重:";母亲,韩魏联军集结一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魏舒示意他坐下:";说来听听。";
赢驷压低声音:";据密探回报,楚国暗中支持韩魏联军,提供了大量军资和顾问。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嬿筠入宫之后。";
魏舒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果然如此。我就觉得嬿筠来历不凡,举止谈吐非比寻常。她很可能是楚国派来的探子,借美人计打探我秦国虚实。";
赢驷忧心忡忡:";如此说来,嬿筠对父王的亲近,恐怕都是精心设计?";
魏舒点头:";极有可能。楚国向来擅长美人计,以往多次成功。嬿筠不仅容貌出众,更兼智慧心计,确是难得的人才。";
赢驷问道:";那我们该如何应对?直接向父王揭发她的身份?";
魏舒沉思片刻,摇头道:";暂且不必。一来,我们尚无确凿证据;二来,即便揭发,也可能弄巧成拙,反被嬿筠借机离间你与父王的关系。";
";那我们该怎么办?";赢驷焦急地问。
魏舒胸有成竹地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知道嬿筠可能是楚国密探,我们就加倍小心,不让她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同时,也可以借她之口,散布一些对我方有利的假消息,迷惑楚国。";
赢驷恍然大悟:";母亲高明!如此一来,不仅能防备嬿筠,还能利用她反间楚国。";
魏舒又道:";至于梓萱,虽然她性格单纯,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你要时常来看我,我们可以借母子相聚之名,传递重要信息,避开宫中耳目。";
赢驷认真地点头:";儿子明白。此次边境之行,我会格外谨慎,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魏舒温柔地拍了拍儿子的手:";去吧,好好准备明日的出征。记住,不论前方战况如何,都要及时传信给我。宫中之事,有我在,你不必担心。";
赢驷起身告辞,临行前郑重地说:";母亲保重。儿子此去,定当不负重托。";
魏舒目送儿子离去,心中既骄傲又担忧。赢驷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太子,但前方战事凶险,后宫争斗暗流涌动,局势复杂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