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日开始,新安巷伯府突然就成了京师热门,那些贵妇人乘车纷至沓来。
“长威伯可在?”
“哟!好大的门脸,不愧是陛下赏赐的宅第,就是敞亮!”
“哎!看着小哥眉清目秀的,可曾婚配?”
“……”
蒋庆之招架不住了,恼火的逃进了宫中。
“这谁把消息泄露了?”蒋庆之问黄锦。
黄锦一脸无辜,“谁知道呢?”,见蒋庆之面色不善,他板着脸回头,“查,严查!”
“老黄,查到了告知我一声。”蒋庆之是真的恼火了。
“一群老娘们来访,你不见吧!她们能把你说成是倨傲,架子大。见了吧!那眼珠子咕噜噜转,满脑子都是算计。我一男人容易吗?”
蒋庆之和道爷抱怨。
道爷叹道:“为人父母不易,不过你此刻和她们打交道也不是坏事,就算是预演一番,等大鹏长大了,便能轻车熟路。”
“这倒也是。”提及大鹏,蒋庆之就不禁乐了,“那小子如今活泼的不像话,整日闹腾。闹起来让你头疼,不闹吧!你又担心他是哪不舒坦了。”
“养儿方知父母恩。”道爷淡淡的道。
“那是。”蒋庆之换了个话题,“此次征倭,臣准备以京卫为核心,不过俺答那边不知如何了,臣准备带一半京卫……”
留下一半戒备。
道爷点头,“朕本以为你会要七成。”
他眸色温和,“九边的官兵你可抽调。”
至于南方官兵,得了吧!
虽然蒋庆之清洗过了一次,但要想脱胎换骨,还得些时日。
“九边……”蒋庆之蹙眉,“锦衣卫那边许久未曾有消息,按理俺答也该把那些部族收拾老实了。若是他得知京卫与九边抽调了精锐南下征倭,臣担心他会铤而走险。”
道爷看了他一眼,淡淡的道:“朕在!”
蒋庆之看着他,道爷眸色平和,“安心!”
你只管多带精锐去,至于大明本土,朕在!
“臣最多带两万九边官兵前去。加上三万京卫……”
“少了。”
“不少了。”
“你上次说倭国若是集结起来,数十万大军轻而易举,五万人马……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你手中,如何能敌?”
“那些不过是乌合之众……”
“嗯?”
“臣,轻敌了。”蒋庆之低头,“要不,臣从南方抽调两万官兵跟着出征吧!”
“那些官兵可堪用?”道爷狐疑看着他。
当然不能大用,蒋庆之说:“终究要见血,要经历战阵方能成军。再有,那些官兵在战后维持地方,镇压地方绰绰有余不是。”
道爷沉吟良久,蒋庆之百无聊赖的拿着身边的拂尘甩了甩。
“宗室之事,缓行。不过……三代……朕以为,妥当。”
蒋庆之身体一震,抬头,“道爷……陛下!”
他本以为道爷会反对,会搁置这个议题。
这才多久?
道爷说:“朕想了许久,宗室乃朱氏根基,不可动摇。”
心虚的蒋某人点头,“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