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作为御史中丞,一直在弹劾诸葛亮、司马懿等尚书台的官员自把自为的情况。
而董昭作为新任的侍中,为袁熙提供了一个十分可行的“进步方案”,也就是如何顺利地执行那套“公——王——帝”的流程。
当然,开内廷会,不可能只是在骂人。
打了胜嘛!该奖励的自然要奖励,作战的府兵大多都有封赏,各级将军也有进阶。
例如,张雄的北地中郎将、麴六的护羌中郎将等等。
于禁这次算是居功至伟,袁熙把镇西将军的职务给了于禁,只不过没让他开府,作为补偿,一个乡侯,足以让于禁老怀安慰。
马振要坐镇长安,袁熙把前将军给了马振。
至于原前将军张合,不管他愿不愿意,骠骑将军的职务都得收下。
而麴耀只能加数百户食邑,始终屠杀这种事,太减分了。
像杨阜的凉州刺史,苏则的凉州别驾兼北地郡太守,毋丘兴的凉州治中兼武都郡太守、阎行的陇西郡太守、麴演的金城郡太守、姜叙的汉阳郡太守等等,袁熙也只是顺便提了一下。
因为是高兴的事,袁熙顺便又给之前受罚的各级官员都发了一个甜枣,就是增加食邑,有的加数十户,有的加数百户。
其中司马懿的最多,袁熙一口气给司马懿加了五百户,诸葛亮才四百户。
其实都是补偿性质的,真正算是嘉奖的是田丰和沮授,他俩分别获得了三师中的太傅和太保。
而袁熙自己则是领了太师的身份。
当袁熙把一品的帝王三师说出来的时候,全场哗然。
然后,还有劲爆的,那就是董昭的发言。
“如今袁公在海内倾覆、宗庙焚灭之际,亲着甲胄,周旋征伐,栉风沐雨,十余年之久,铲除逆贼,为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奉祀制度重建。拿他对比过去的几位,就如同泰山与小山丘,两者能同日而论吗?如今袁公只与诸将功臣一样,这岂是天下所望呢?臣请袁公更进一步,称‘异姓王’!”董昭在内廷一帮三台六司的高官和四品以上将军面前给袁熙跪下了。
作为刚被提拔成为骠骑将军的张合和卫将军赵云一听,立刻跪下同意董昭的建议,请袁熙称王。
剩下的将军们也都跟着跪下了。
文臣方面,贾诩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附和的很有精神。
田丰略作迟疑,也同意了这一建议。
诸葛亮和司马懿虽然是今天的大输家,也都知道袁熙的野心,一起跟着认可。
在场的只有一人没有认可,那就是沮授,他看着袁熙,问道:“燕国公难道忘了汉室高祖皇帝的‘白马之盟’了?”
袁熙看着沮授,眼神逐渐冷了下来,而沮授也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袁熙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