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这些混居的情况并不是大家相互散居,而是异族人在一个或者数个区域合居,而汉人在一个区域合居。
而且汉人的待遇要比异族人好很多。
社会上的民族矛盾正在趋于激化,尚书令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大燕帝国建国初年,曾有过的异族叛乱,如今也是再次出现端倪,不得不预防。
最终,各方退让一步。
在当今圣上的裁决下,发布命令:
从远征军回归的府兵,可以退出府兵,再以个人名义登记佣兵团体,招募非府兵的民间人士,去参与远征,不得以民族区分。
很简单,三年约定的时期已到,府兵直属于大燕帝国的军事系统,之前韩王建国已经间接导致了部分府兵出事,不能再让府兵们出问题。
否则,好不容易建立的府兵制度会有被破坏的迹象。
至于大燕帝国的军事实力,如今四个远征府在各处连战连捷,吸引了不少希望用军功换取地位或者财富的百姓,这必然会导致国家内部好战的氛围再次高涨。
乾元年间,因为国家连年征战,造成的损失和灾害众多,当今圣上此举也是无奈之选。
本来远征军就是为了消耗掉之前那些好战的将领和士兵,结果,因为远征军的战斗过于顺利,反而激发了国内好战的氛围。
本末倒置!
我想当今圣上应该也在头疼此事,因此,在兵源的提供上面格外的小心。
————————————
报告人:甲子一
报告地点:邺都
报告时间:绍康四年五月六日
报告内容:
似乎因为晋王袁诰(原十四皇子)、凉王袁谨(原十七皇子)和雍王袁谚(十九皇子)三人是皇太弟的缘故,当今圣上居然着令三人,搬出东宫,搬去兴元宫。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说法。
说是当今圣上的皇子们要陆续搬去东宫,担心皇太弟们对皇子们不利。
我个人倒是觉得,当今陛下是为了让皇太弟们能够放下戒心,才让他们去的兴元宫。
而且要说威胁,我倒是觉得雅利安王和楚王更严重一些。
如今的朝堂,除了尚书令司马仲达的关中派系,最大的两个派系就是雅利安王领导的河北派系和楚王领导的江淮派系。
双方经常因为政见不和,闹得不可开交。
多次因双方争执,当今陛下被吵得提前退朝。
而雅利安王和楚王似乎没有一点想要交好的意思,二人甚至多次在朝堂上约架,不成体统!
望太上皇能回朝管一管二位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