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其实这么一想,那个小姑娘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就算后面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让她去代替我们沟通。”
“我觉得这小姑娘不简单,以后必成大器。”
夏眠见同事们的态度都有了转变,自己也更放心了一点。
果然,真诚才是最重要的一环。
正是因为林雪对这件事情很真诚,所以才有了这么详细且完备的一套想法,并且努力地将其实现,否则光是夸夸其谈的话,怎么可能说服大家。
于是在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同事们也没有再说那些有的没的了,反而还有些好奇起来:“那这样的话,反而是播出效果越好,能得到的捐赠金额越多呗?”
“怎么说呢?虽然在镜头面前好像有点多此一举,但是如果这种事情能帮到我们……对了,那节目组除了能得到捐赠,意思是不是我们这一组或者我们这一层楼相关有困难的病人都可以获益?”
这个问题夏眠之前跟林雪讨论过:“差不多是的,而且会对出镜的病人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如果对方和家属同意的话,而且确实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在节目播出之后获得一笔捐赠,作为病情治疗费。”
这句话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干这一行的,虽然也有一些丧失医德和口碑的人,为了回扣和一点蝇头小利,昧着自己的良心欺骗患者,但是绝大多数的医生,都还是衷心希望自己手下的患者能花最少的代价和时间早日康复的。
因此在听到夏眠说了这个条件之后,大家也都纷纷改变了之前的观点,甚至还有一些想推荐自己的病人去参加节目,毕竟谁手底下没几个情况困难的病患呢?
“正好啊,我有一个比较困难的病人,上次住院刚上的国产起搏器,但是确实排异效果比较严重,还得重复介入,其实那孩子挺年轻的,也就二十来岁,可是家庭条件实在是太差了,而且家里没人管,之前都是走的最低医保,勉强把之前的费用结了,要是有戏的话,我不如去问问他愿不愿意出镜,如果可以的话,还真的能解决一些治疗难的问题……”
“因为这孩子的治疗效果确实很好,而且也很年轻,现在的确是因为经济问题,没办法再继续下一步治疗,暂时停滞了,要是真的这么停下来,最后不做还真的挺可惜的。”
“对,我刚才也这么想,毕竟我们科的病人本来就有不少经济困难的,更别说那些什么肿瘤科跟血液科的了,交不起钱的一抓一大把,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渠道,说不定真的能让一些本来有点可惜的人重新用上治疗。”
虽然大家都知道,就算真的有了这笔捐赠,也只能落到一部分人身上。
而这个世界上看不起病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的医院又是省级的公立医院,本来就会吸引很多乡镇和县上的人过来看病,有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也实在是有一些无可奈何。
这些情况医生们都看在眼里,可医生本来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们帮不了这些人。
“我觉得是不错的,比起一些人用那什么乱七八糟的筹款软件,这明显是对那些人来说更可行,更看得见的一种能拿到治疗费的方式。”
这句话倒是真的。
其实现在很多平台也不是没有出台过一些筹款的小软件小程序,但这种东西有一个很鸡肋的问题就是,没钱的人不会用,有钱的人用不上。
看上去是真的帮了一些人,但是有的时候关于平台的审核严格程度以及可能作假的情况,加上有的时候信息太多,大家根本察觉不到,以及很多鱼龙混杂,浑水摸鱼的人从中作梗……总之就是那种平台,其实筹款更难。
这一下科室里的同事们又忽然觉得有流量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而且不是说的可以录实习生视角吗?这种实习生是需要挑选吗?”
一个医生开始引荐自己的同学:“我觉得我自己带的那个孩子就挺不错,又是班上的前几名,而且已经保研了,学习劲头还挺浓厚的,经常还找我问病历看,如果有机会的话让他多见识见识现在的医院情况,也挺好的。”
“对呀,而且我记得夏医生那个实习生不是也挺不错?这个名额有几个,到时候是让我们医生去筛选,还是直接让学生们的导师那边做决定?”
大概作为医生都很喜欢培养自己的实习生,也都希望自己带过的实习生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好医生,所以不管是哪个话题,无疑都抓住了科室里同事们的兴趣,从一开始的只是有点八卦或者不满,不知道为什么要接这个综艺,到变成了“我那个病人可以参与”和“我觉得我的实习生也可以作为记录的一部分”……
总之就是氛围比之前好了许多。
夏眠看着自己解释过后的办公室同事们,也愈发觉得他们说的话是对的。
林雪的确是一个很厉害的孩子。
自己拍纪录片,自己当导演,会有自己的想法,能拍出不错的东西,而也能通过这个东西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在得到通往综艺节目制作组的邀请函之后,又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跟制作组谈判,而且居然还真能谈出一个双赢的局面。
从现在大家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不管是同为医生的赵媛,还是自己的丈夫,乃至这些交集可能不算太深的同事们……居然也没几个是真的提出反对意见的。
就算有,也只是觉得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或者怕护士不愿意什么的。
但总归这件事情就这样被大家所接受了。
而夏眠刚跟同事解释完,就正好接到了林雪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