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镜报每日发行量巅峰时期是在1967年,当时销量是528万份,当时大概5494万人,这算下来差不多也就是十个人订阅一份每日镜报。
这个数字还是很恐怖的。
但是,等到1973年,每日镜报每日销量下跌到了420万份。
1978年,每日镜报每日销量已经跌到250万份。
再到现在,每日镜报销量跌到190万份。
当然,按照现在每日镜报的情况,每日销量还是会继续持续下跌的。
主要就是内容一直不变,无法吸引到更多读者,也无法让原来的忠实读者留下来。
即使是那样,这一样还是Y国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一份传媒报刊之一。
而现在默多克收购的太阳报每日销量在300万份,不但稳定,而且还在上涨中,是Y国销量最高的报刊,如果再加上泰晤士报每日销量28万份,那么现在也就是328万份。
这可能已经占据Y国报刊30%-40%的市场。
如果吞掉每日镜报,甚至镜报报业集团,加起来也是在200万份到300万份之间,那么基本上,默多克也就可以吞掉Y国60%-70%市场。
基本上,Y国传媒这一块的话事权都在默多克的手上,而这才是最恐怖的。
萨切尔夫人在一旁听着包宇的分析,萨切尔夫人自然是聪明人,她也知道包宇说的是事实。
当然,包宇也没有隐瞒,他确实是进军传媒报刊市场。
虽然在这之前,已经买入一些报刊,但是,影响力并不大。
“萨切尔夫人,如果我能够成功收购每日镜报,我是希望让每日镜报重新恢复到它的巅峰,每日销量至少在500万份,甚至600万份。”
重新恢复到巅峰?
这其实是非常难。
至少在萨切尔夫人看来是那样。
当然,她觉得默多克为什么那么厉害,对方本身就是这个行业出身,又在这个行业摸索那么多年,当然非常熟悉。
至于包宇?
她知道包宇确实是商业奇才。
不过,想到包宇一系列收购手段,或许还真的有可能做到。
只是关乎每日镜报的起到影响力,萨切尔夫人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包少爷,对于你和包家的想法,我明白了。不过,我还要回去考虑才行。”
那么重要的事,怎么可能在高尔夫球场这里直接就答应下来。
这是不可能的。
当初,默多克为了让Y国同意他收购泰晤士报,都不知道见了萨切尔夫人多少次,最终才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同意。
现在也是那样。
萨切尔夫人考虑到并不是这一份报刊能够给包家带来多大的盈利,而是影响力。
毕竟,报刊和造船厂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造船厂,她闭着双眼都可以出售。
但是,报刊,她不会轻易答应。
。。。
一个下午。
包裕刚陪同丹尼斯在那打高尔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