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支书,空口白牙,想请孙少安帮忙。
孙少安当然不答应。
孙少安还没挣工分。
孙少安每天都上山砍柴、挖药材、打野味。
孙少安为了活着,为了家人吃好点,每天都在挣命。
凭什么孙少安不顾家里,去帮别人?
之前帮村里人,也是因为孙少安家要箍窑。
双水村的人,帮孙少安家箍窑,孙少安教他们用地龙养猪,这算是互助互惠。
现在,罐子村想找孙少安帮忙,空口白牙的,哪儿来的这么大脸?
王支书一脸不高兴的走了。
事没办成,王支书不知道该怎么给村里人交待,给家人交代。
田福堂送走王支书。
跟孙少安继续闲聊。
“少安,你教大家地龙养猪的法子,不能白教,大队要给你记工分。”
田福堂是明白人。
知道孙少安为什么拒绝王支书。
知道应该给孙少安一些好处。
“不用,都是一个村的。”
孙少安跟田福堂拉扯几句。
最后,推辞不了,同意了记工分。
没多久。
石圪节村的人,也来双水村了。
他们来,也是为了请教孙少安,怎么用地龙养猪。
这次来的,是普通老百姓,不是村支书,也不是公社的人。
按理说,这个时候,公社的人应该出面,找孙少安商量怎么推广,用地龙养猪的事。
但,公社的人没来。
孙少安家。
石圪节的人,道明来意。
就是花钱请孙少安帮忙指点。
“这个。”孙少安犹豫一下,“我没时间。”,还是拒绝了。
这事,孙少安不能答应,不能去做。
原因很简单。
孙少安一旦答应,肯定会出事。
陆陆续续,来双水村,找孙少安的人不少。
罐子村的,石圪节村的,下山村的,等等,连米家镇那边,都有人来。
但,孙少安都拒绝了。
无论,对方承诺给多少钱,给多少粮食,孙少安都拒绝了。
孙少安之所以能拒绝,是因为,这些人都是普通人或者村支书、生产队队长。
如果是石圪节公社的人来,孙少安肯定不会拒绝。
但石圪节公社的人,就是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