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好了吗?”林建国的声音,通过电话传来,平稳而有力。
李一凡站在星城市南部新政务大楼顶层露台上,望着即将破晓的天色。他沉默片刻,答道:“中部的节奏,已经变了。我准备好了。”
“很好,接下来你要面对的,不只是潇湘,而是中部五省的协调机制。”
林建国没有再多说一句,将话锋直接推向战略本质。
这一刻,李一凡知道,属于他的省域权力格局重塑,已经从“单省治理”走向“区域主导”。而潇湘,是这局棋的先手。
——
5月27日,一则不显眼的新闻出现在内网:“中部协作机制会议将于6月上旬在潇湘召开。”
这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政务院联手国家发改委正式推动的“中部区域协同试点平台计划”,试图构建跨区域、省际、产业链条协同治理体系。
作为会议主办地,潇湘省政府连夜成立“中部协作机制潇湘承办工作领导小组”。李一凡亲任组长,副省长林浩民、陈松年为常务副组长,发改、财政、交通、外事、商务、工业、农业、网信、教育等十余厅局为核心组员。
第一次筹备会议上,李一凡开门见山:
“这场会议,不能只是文件和照片。我们要让潇湘在机制设计、项目落地、治理结构上都留下‘中部样板’。”
周德兴(财政厅厅长)现场汇报:“我们已梳理出四大跨省共建平台,包括:中部先进制造协同园、中部数字农业生态带、中部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中部金融创新走廊,涉及资金配套近580亿元。”
林浩民补充:“特别是中微项目的落地,可纳入‘先进制造协同’中部样板工程。长鑫产业链也已启动对接合肥、武汉、赣州园区。”
李一凡点头,随后环视全场:“这不是潇湘一个省的战役,而是我们是否能在下一轮国家战略中拿到话语权的试金石。”
——
与此同时,江淮、赣南、豫东、鄂西等地区也在加快动作。
江淮省长陶铭泽亲自率队至国家发改委,与姜承远展开闭门磋商,提出“以合肥为中部科技核心极”的提案;赣南则携带芯片封测与新材料项目,主动向潇湘寻求协同开发。
一场看似协作实则暗藏较量的区域格局战,已然开启。
——
李一凡深知,在这种多方势力交错的局势中,话语权不靠喊口号,靠项目、机制与人脉。
他亲自制定“潇湘八大对接工程”:
1。t星城市—合肥“先进制造共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