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个名字,也曾光华夺目。
&esp;&esp;那时候,他是长安城交口称誉的少年将军。
&esp;&esp;十三岁便随父出征,声名赫奕。
&esp;&esp;不止如此,他还邂逅了一段天作之合的姻缘。
&esp;&esp;和郑家正房的嫡二姑娘,相遇、相知、相许。
&esp;&esp;如果不出意外,他也可以像其他男儿一般,树功立业、花烛洞房。
&esp;&esp;可惜,天不遂人意。
&esp;&esp;到最后,这个名字却只能背负着叛国的骂名亡殁,顺带,也埋葬了所有的荣光和期望。
&esp;&esp;只有一个桓颂,背着血海深仇,浴火重生。
&esp;&esp;他改头换面、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地走到今日。
&esp;&esp;却一点都不意外,谢言岐会识破他的身份。
&esp;&esp;因为他知道,他永远都瞒不过谢家的人。
&esp;&esp;多年前,面对谢二郎的时候,是如此。
&esp;&esp;至如今,再和谢言岐对峙,亦是如此。
&esp;&esp;随着他话音的甫落,谢言岐的眸色也愈深,静潭一般,蕴着暗涌的杀意。
&esp;&esp;桓颂的视野逐渐模糊,瞧不清他的神情。
&esp;&esp;可他却真切感受到了,那种似曾相识的肃杀冷意。
&esp;&esp;是和他父亲当年,如出一辙的情蛊。
&esp;&esp;……
&esp;&esp;方才的画面慢慢地在脑海淡去。
&esp;&esp;桓颂回过神,和铜镜之中的自己对视。
&esp;&esp;他伸手描摹颈间的一圈淤青,神情淡漠。
&esp;&esp;昔年,为了掣肘他们宋家,圣人不惜采用卑劣的手段,在暗中给他的父亲种下情蛊,以此制约他父亲的功力——
&esp;&esp;就是防着某日,他父亲六亲不认,毫无顾忌地举兵造反。
&esp;&esp;是以,在得知圣人的翻脸无情、妻子和母亲的危机四伏,他才会蛊毒发作、走火入魔。
&esp;&esp;其实,他父亲一直都知道情蛊的存在。
&esp;&esp;可他却并没有想办法解蛊。
&esp;&esp;“若是这样就能得到陛下的信任,倒也无妨。”宋颐一边擦拭他的陌刀,一边转过头,看向当时、尚且年少的宋长淮,笑道,“反正我宋颐,只知舞刀弄枪,从未有过篡位之心。既然现在的这位陛下能让百姓安居乐业,那我就为他守好这方山河,继续做个五大三粗的将军。”
&esp;&esp;然,他没有想到的是,圣人从未信过他们宋家的忠心。
&esp;&esp;思及此,桓颂不禁对着铜镜冷笑。
&esp;&esp;他启开镜台的妆奁,拿出里边的脂粉,细致地抹在颈间,遮掩那道骇人的指痕。
&esp;&esp;既然如此,那他也让这位疑神疑鬼的君王,尝一下被人猜忌、提防的滋味。
&esp;&esp;所以,他想发设法地偷取了宫里独有的情蛊,下给了谢家的三郎。